【题目】下图为机体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I为T细胞,可分泌免疫活性物质
B. I和B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成熟
C. “某物质”为抗体,由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释放
D. 此过程表示体液免疫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甜玉米和糯玉米都是人们喜爱的玉米鲜食品种,两种玉米籽粒的颜色鲜亮程度不同。玉米的非甜与甜受一对等位基因(H、h) 控制,h基因表达使玉米籽粒中几乎不能合成淀粉,导致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甜玉米)。玉米的非糯与糯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R、r)的控制,r基因表达使籽粒中合成的淀粉均为支链淀粉,具有很强的糯性(糯玉米)。请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这两对基因的效应分析,基因型为 hhrr的玉米籽粒的表现型是_________。据此分析,自然界中无法获得既糯又甜的籽粒的原因是_________。
(2)研究人员欲通过杂交手段筛选出基因型为hhrr的玉米品种,其工作流程如下:
①用纯种甜玉米(hhRR)与纯种糯玉米(HHrr) 杂交,获得F1;种植F1并自交,获得的F2代玉米籽粒中非甜非糯、糯、甜的数量比是9:3:4,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它们的遗传符合_________定律。F2的糯玉米基因型是_________。
②将上述过程获得的F2的糯玉米进行栽培并自交,发现其中约有__________比例的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从这些果穗上根据颜色差异挑出_________(填“非甜非糯”或“糯”或“甜”)籽粒,即为所需品种。
③在挑出的个体中随机取样,与①中F1的杂交,若后代性状类型及数量比是_________,则说明挑出的个体是hhrr个体。
(3)若能够获得基因型为hhrr品种,用基因型为HHrr糯玉米品种与其杂交,子一代玉米籽粒口味均为____________。子一代自交,所结果穗上糯籽粒与甜籽粒的数量比是__________,且在玉米果穗上随机相间排列,能获得更好的口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来自某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各细胞中的DNA 总量相同
B.有在上述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
C.走向凋亡是上述细胞的共同命运
D.细胞核不都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预计到下世纪中后期,大气CO2浓度将是现在的两倍。研究人员利用玉米和大豆研究CO2浓度倍增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注: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1)两种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器中能够消耗水并伴随ATP生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
(2)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的净光合速率均升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净光合速率提高和蒸腾速率降低均会使水分利用效率升高,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玉米和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盆栽的玫瑰放在窗台上,一段时间后,玫瑰的枝条向窗外弯曲,其原因是( )
A.植物具有向光性B.植物具有向地性
C.室内外的光照强度不同D.光照使枝条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绿色植物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前5min中黑暗处理,之后一直光照处理),测得该容器内氧气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⑴在0~5分钟内,该容器内氧气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点后氧气不在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已知叶绿体中的Mg2+可被H+置换,从而破坏叶绿素而失绿,若用该植物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若把滤液用5%的HCl处理后,其颜色呈_________。
⑷据图分析,该叶片在光照下的AB段的平均每分钟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________mo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
C. 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D. 若箭头处的碱基对发生替换,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既没有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也没有破坏其中的肽键
B.向过程④结束后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不会再产生紫色反应
C.过程②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导致蛋白质失去其生理功能
D.图中①②两种处理方法都没有改变鸡蛋清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