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甲中结构③的数目在图乙的ab区间加倍 | |
B. | 图甲中的结构④⑤在图乙中的de区间幵始消失 | |
C. | 图乙中染色体与DMA数目之比为1:1的时期是在cd和hi区间 | |
D. | 图甲中的结构②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 |
分析 甲图表示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①表示内质网,②是核孔,③是染色质,④是核仁,⑤是核膜;乙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DNA变化情况,ab、fg为有丝分裂的间期,bc和gh为前期,cd和hi为中期,de和ij为后期,ef和jk为末期.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两现两失)
解答 解:A、甲图核膜和核仁都存在,因此处于间期,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ab区间或fg区间,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
B、图甲核膜和核仁在图乙中的bc和gh区间,即有丝分裂前期开始消失;B错误.
C、图乙中cd和hi区间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为1:2;C错误.
D、甲图②是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直接使用价值 | B. | 间接使用价值 | C. | 潜在使用价值 | D. | 不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5 |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 0.1 | 0.2 | 0.3 | 0.4 | 0 |
细胞数目(个/mL) | 320 | 275 | 186 | 96 | 5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
B. |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 |
C. |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 |
D. | 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CO2、[H]和ATP | |
B. | 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不提供CO2或增强光照 | |
C. | 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膜内,该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5层生物膜 | |
D. | 图2中在D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强度,C点与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