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
D、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细胞、核酸 |
B、细胞、DNA |
C、细胞、RNA |
D、细胞、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本实验中“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 |
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a和d | B、b和d |
C、d和a | D、a和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选项 | 比较项 | 果醋制作 | 腐乳制作 |
A | 主要菌种及菌种细胞结构 | 醋酸菌、原核细胞 | 毛霉、真核细胞 |
B | 发酵过程中氧气供应的控制 | 先通气后密封 | 始终暴露在空气中 |
C | 控制杂菌污染 | 控制发酵温度,选择适合培养基,器具消毒等 | |
D | 发酵产品质量评价 | 观察菌膜形成、嗅味道、品尝、测pH等 | 观察腐乳外形、颜色、品尝口味等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食用糖后的时间(单位:min)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血糖浓度(单位:mg/mL) | 0.75 | 1.25 | 1.10 | 0.90 | 0.75 | 0.75 | 0.75 |
A、食用糖后120分钟开始,血糖浓度降低至0.75mg/mL,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的结果 |
B、从表中可以看出食用高浓度糖溶液的后,该动物血糖出现了暂时的升高,这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的结果 |
C、该动物血糖浓度的变化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
D、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0.75g/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