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物乙醇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纤维素酶分解→酵母菌发酵→蒸馏→成品。如果向含有纤维素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液时,刚果红会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呈现红色,如果纤维素被降解,则培养基表面会形成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71、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①最好选择           环境采集土样。

 ②配置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接种前要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以下是两种培养基配方:

A培养基配方:

KH2P04

Na2HP04

MgS04.7H20

纤维素酶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g

10.0g

1.0g

15.og

B培养基配方:

KH2P04

NaN03

Na2HP04.7H20

MgS04.7H20

KCl

纤维素粉

酵母膏

水解酪素

0.9g

lg

1.2g

0.5g

0.5g

5g

0.5g

0.5g

 如果要分离提纯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应选择         (填编号) 培养基配方,从功能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④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        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72、进行工业化酶解时,为了使纤维素酶能反复使用,可以采用酶固定化技术,其具体方法包括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则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载体结合法。

 

【答案】

 

71、①纤维素含量丰富的土壤    ② 调整PH    高压蒸汽灭菌      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③ B   选择   ④涂布平板  透明圈  

72、包埋法     交联法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生物乙醇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纤维素酶分解→酵母菌发酵→蒸馏→成品。如果向含有纤维素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液时,刚果红会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呈现红色,如果纤维素被降解,则培养基表面会形成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71、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①最好选择          环境采集土样。
②配置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接种前要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以下是两种培养基配方:
A培养基配方:

KH2P04
Na2HP04
MgS04.7H20
纤维素酶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g
10.0g
1.0g
15.og
B培养基配方:
KH2P04
NaN03
Na2HP04.7H20
MgS04.7H20
KCl
纤维素粉
酵母膏
水解酪素
0.9g
lg
1.2g
0.5g
0.5g
5g
0.5g
0.5g
 如果要分离提纯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应选择        (填编号) 培养基配方,从功能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④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      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72、进行工业化酶解时,为了使纤维素酶能反复使用,可以采用酶固定化技术,其具体方法包括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则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载体结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二)(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生物乙醇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纤维素酶解→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让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1)最好选择怎样的环境采集土样?                          

   (2)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粉5g、NaNO3 1g、Na2HPO4•7H2O 1.2g、KHPO4 0.9g、MgSO4·7H2O 0.5g、K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              

   (3)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           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4)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如何呢?在生产中需要定量检测,请提出定量检测纤维素酶含量的实验思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9湛江市一模)(生物技术实践  10分)   

生物乙醇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

纤维素酶解  酵母发酵  蒸馏  成品。

(1)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①最好选择怎样的环境采集土样?

②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粉5g、NaN03 1g、Na2HP04?7H20  1.2g、KH2P04O.9g、 MgS04?7H20 O.5g、  K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酵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            

③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中加入      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          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④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如何呢?可设计实验进行检测,请写出实验思路:                   。  

(2)进行工业化酶解时,为了使纤维素酶能反复使用,可以采用       技术。

(3)乙醇是酵母菌的发酵产物。发酵时酵母菌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

(4)发酵时乙醇浓度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性,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酵。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创造出一种对乙醇浓度有高耐受力的酵母菌新菌种,该过程需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体系除需加入两种引物外,还需加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乙醇是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工业上利用微生物将木屑、废纸(主要成分为木质纤维)转化为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筛选微生物X菌种的培养基中,应以为唯一碳源,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并根据水解圈的大小来筛选微生物X。

(2)微生物筛选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___。

(3)下表为筛选时,同一培养基上的单细胞形成的菌落情况:

微生物x应是________菌,筛选时应挑选___________号菌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微生物Y主要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