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A(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神经冲动的产生需要Na+
(2)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④⑤⑥(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③②①(填①~⑦编号).
(3)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神经冲动的产生、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血糖调节等,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1)由于神经细胞受刺激产生兴奋,需要钠离子从膜外进入膜内,而海水中含有钠离子,所以放在海水中产生兴奋.
(2)神经冲动的传导不自主收缩没有传递到大脑,而大脑感受到刺激传到大脑,根据兴奋传导可知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④⑤⑥;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③②①.
(3)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故答案为:
(1)A    神经冲动的产生需要Na+
(2)④⑤⑥③②①
(3)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肝糖原

点评 本题考查有关神经细胞生活环境与神经冲动传递过程和有关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克隆的是(  )
A.胚胎分割产生的同卵双胞胎B.胚胎切割
C.转基因技术D.成体细胞的核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细胞是多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通过分析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有助于认识这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细胞代谢越旺盛,其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
(2)参与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对维持细胞形态、酸碱平衡及其他一些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无机盐.
(3)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回答:

①该蛋白质是由1条肽链形成的,其中含有123个肽键.
②图2中共有4种氨基酸,其中表示R基的是②④⑥⑧(用序号表示).
③图2和图1可以推知该肽链中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④该蛋白质煮熟后将丧失活性,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⑤现有13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40个,羧基有170个,则由此130个氨基酸合成的4条肽链中有:氨基14个,羧基4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B.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16个
C.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反光镜
D.现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甲、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
A.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某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C.x轴为氧气浓度,y轴为小麦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在c点中耕松土,将改变K值
D.x轴为温度,y轴为单位时间内H2O2酶催化H2O2产生O2的量,则c点对应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且随后曲线会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乙图是甲图中d(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当B发生兴奋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到负电位,此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递质.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不收缩;刺激b处,肌肉收缩.(填“收缩”或“不收缩”)
(4)丙图所示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其结构相当于突触.
突触是由图中的②③④构成的,①中的物质称为神经递质,这是一种化学信号物质,肌细胞对该物质的识别功能与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都不存在的一组结构是(  )
A.赤道板、纺锤体,核仁B.核膜、叶绿体、赤道板
C.染色体、中心体、纺锤体D.染色体、细胞板、纺锤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亲本F1表现F2表现
突变品系1野生型有色素有色素,无色素
突变品系2野生型无色素有色素,无色素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无素色有色素,无色素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为AABB
(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红色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AABb;Ⅲ组F2的无色素植株中的纯合子占的几率为$\frac{3}{13}$
(3)若从第Ⅰ、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1}{3}$.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如下上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某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如果母亲是纯合子,则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  )
A.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