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运动员,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  )
A.相等、小于1B.相等、相等C.相等、大于1D.小于1、小于1

分析 人体骨骼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stackrel{酶}{→}$2C3H6O3+能量.

解答 解:平静状态人体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氧气的量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
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来自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反应式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反应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易错点为动物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表所列的数据来源于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瓶中某种细菌种群数量在25小时内的变化情况.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小时)0510152025
细菌数量(个)75090004400035000110006000
(1)在5-10小时时间段中细菌数量有最大种群增长率,其增长速率为7000个/小时.
(2)在最后三个时间段内细菌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受到固定容器的限制,细菌大量繁殖,为争夺生存条件而发生的种内斗争激烈,导致最后三个阶段内细菌数量下降.(其它如pH改变,有害代谢产物积累导致生存斗争更加激烈等).
(3)如果要使细菌呈“J”型增长,理论上需要的条件是满足该细菌生存所需足够的各种营养物质,持续恒定而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间等..
(4)在实际的发酵生产中,为了获得更多的产物,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进行连续培养,控制好温度、pH、溶氧量等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原理或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种群数量,获得的是活菌数目
B.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细胞始终是活的
C.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D.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是自变量,酶浓度属于无关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选用过氧化氢酶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用同位素示踪法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C.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和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D.科学家用鸡的红细胞提取细胞膜,且从该细胞中提取的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过氧化氢作为反应底物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滤纸条上将出现明显的四条色素带
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D.在“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选用马蛔虫的受精卵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研究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h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颗粒物浓度/(μg•mL-1)Na+K+ATP酶活性/(U•mg pro-1)细胞活力(相对值)
A035.81
B5030.60.98
C10020.50.87
D20012.40.48
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总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SDH总活性由该组细胞数及每个细胞SDH酶活性共同决定.

(1)根据表中相关信息将图1的柱状图补充完整.
(2)细胞培养时,需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请用图2方框在下面的血细胞计数室图中标出计数区域.
(3)本实验毒性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致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有氧呼吸(生理过程).实验数据表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增大.
(4)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致癌因子会损伤DNA,使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表达异常.长期汽车尾气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细胞执行的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生命活动发生场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丙酮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生长激素合成的场所是动物细胞的核糖体
C.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在细胞质
D.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多发生在内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疾病.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初侵入人体的大多数HIV病毒可以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摧毁
B.HIV侵入机体后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杀死病毒
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B细胞,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D.HIV侵入人体细胞后,效应T与靶细胞结合杀死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一批月龄相同,生长发育状况相似,健康的小白鼠均分为A、B、C三组.各组小白鼠均移植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进行相应的处理.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小白鼠中不同排斥反应程度的个体比例,结果如表.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处理方法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
A注射灭菌生理盐水015%81%
B注射环胞霉素A84%16%0
C注射大肠杆菌菌液50%32%18%
A.大鼠肝脏细胞的表面蛋白可作为抗原
B.环孢霉素A是一种免疫抑制剂
C.感染细菌后,免疫排斥反应会增强
D.细菌感染会抑制T细胞的增殖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