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均用到了下列哪些生物技术手段( )
A.核移植技术
B.体外受精技术
C.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
D.胚胎分割技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北存瑞中学2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为了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诞生的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是( )
A.根据愿望设计婴儿性别 |
B.根据愿望生育一个婴儿 |
C.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造血干细胞 |
D.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器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热身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
(1)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其家族中都有遗传性囊性纤维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医生对他们进行了遗传咨询后,决定运用试管婴儿的方法实现他们的优生愿望。医生首先为女性注射①_________________,刺激卵泡成长,实现控制性超数排卵,然后在局部麻醉下从卵巢中吸取②___________,并在显微镜下将其移到含特殊培养液的培养皿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再从男性体内采集精子经过获能处理。处理后的精子与卵子放在含有③________________的同一培养皿中完成④____________。然后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检查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待发育到⑤__________________时,分别对多个胚胎的细胞进行基因检测,选择出无致病基因的胚胎植入母亲子宫内,避免遗传病孩子出生。
(3)除上述方法外利用经过_______________作载体将正常基因转入有上述遗传病患者的肺组织中,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叫做体内基因治疗。
(4)利用上述方法还可进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操作,试管婴儿技术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的目的分别是 、 ;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试管婴儿技术在操作上主要的区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高三热身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
(1)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其家族中都有遗传性囊性纤维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医生对他们进行了遗传咨询后,决定运用试管婴儿的方法实现他们的优生愿望。医生首先为女性注射①_________________,刺激卵泡成长,实现控制性超数排卵,然后在局部麻醉下从卵巢中吸取②___________,并在显微镜下将其移到含特殊培养液的培养皿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再从男性体内采集精子经过获能处理。处理后的精子与卵子放在含有③________________的同一培养皿中完成④____________。然后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检查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待发育到⑤__________________时,分别对多个胚胎的细胞进行基因检测,选择出无致病基因的胚胎植入母亲子宫内,避免遗传病孩子出生。
(3)除上述方法外利用经过_______________作载体将正常基因转入有上述遗传病患者的肺组织中,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叫做体内基因治疗。
(4)利用上述方法还可进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操作,试管婴儿技术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的目的分别是 、 ;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试管婴儿技术在操作上主要的区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多选)“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均用到了下列哪些生物技术手段? ( )
A.胚胎移植技术 B.体外受精技术
C.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 D.胚胎分割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均用到了下列哪些生物技术手段?
① 胚胎移植技术 ② 体外受精技术 ③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 ④ 胚胎分割技术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