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在显微镜下均可看到变异状况
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有利D.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分析 基因重组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解答 解: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导致遗传物质改变,所以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光学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异,B错误;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变异对生物都是多害少利,C错误;
D、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不产生新的基因,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褐色,aa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且雌:雄=1:1.若让该群体的牛分别进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
A.自交红褐色:红色=5: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8:1
B.自交红褐色:红色=3: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4:1
C.自交红褐色:红色=2: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2:1
D.自交红褐色:红色=1: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把烘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中染色
B.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需要进行染色处理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放入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中染色
D.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Ⅲ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②由a变为b、c、d 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③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④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核酸、蛋白质的单体分别是(  )
A.碱基、氨基酸B.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C.核苷酸、氨基酸D.碱基、氨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要消耗ATP
B.①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践行染料染色
C.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D.一般而言衰老的细胞中结构③的数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DNA连接酶既可以连接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又可以连接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是DNA中磷酸和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C.DNA连接酶可使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形成氢键,实现黏性末端的黏合,形成重组DNA
D.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便于植物杂交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科学方法是生命科学学习与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林德曼用调查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B.摩尔根及其同事运用类比推理法,合理地解释了果蝇红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并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同位素示踪法最终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途经
D.采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在研究“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时,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萌发时间不同的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如图表明:萌发时间不同的种子和幼苗中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是逐渐增多,推测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糖类转变成蛋白质.
(2)为验证上述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相关内容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第二步:取3只试管,编号1、2、3,然后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第三步:用双缩脲试剂分别对三个试管进行检测,观察颜色变化.
③实验结果:1、2、3号试管颜色依次加深.
④结论:随着萌发时间的不断延长,种子和幼苗中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