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幅度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附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刹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
(1)甲昆虫是植食性昆虫,乙昆虫是肉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为捕食关系,释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有抗药性,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没有抗药性.
(2)施药浅,该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绕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3)预测施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何种稳定性?当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和森林光合作用产量会逐渐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分析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相对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其它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制约,通过观察图解T点之前,甲乙两种昆虫的波动情况,可以判断出乙捕食甲.T点之后,乙数量减少甲失去了天敌的控制,数量增多,导致森林生物量下降,总结出食物关系为:森林→甲→乙.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解答 解:(1)过观察图解T点之前,甲乙两种昆虫的波动情况,可以判断出乙捕食甲,所以乙昆虫是肉食性昆虫,甲昆虫数量增多,导致森林生物量下降,所以甲昆虫是植食性昆虫.释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有抗药性,且天敌乙昆虫减少,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没有抗药性.
(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绕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3)预测施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会逐渐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故答案为:
(1)植 肉 捕食 有抗药性 没有抗药性
(2)相对稳定 抵抗力 自我调节 
(3)当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和森林光合作用产量会逐渐恢复  恢复力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确分析图中生物量的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是解题的切入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表示培育新品种(或新物种)的不同育种方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型,⑥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的新的基因
B.④⑤过程的育种和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C.②③过程自交的目的不同,后者是筛选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子
D.图中A、B、C、D、E、F中的染色体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某种一年生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植株与矮茎白花植株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请回答:
(1)F2植株开花后,若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则F2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frac{1}{6}$,若拔掉所有的矮茎白花植株,剩余的植株自然繁殖,则F3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2:1;
(2)如果要选育纯合的矮茎红花植株,除单倍体育种方法外,简便快速的方法是:第一年将F2中的矮茎红花植株自交,第二年每个植株单株留种种植,开花后观察花色性状就可确定其实纯合植株,再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体检报告单中许多项目能反映人体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测量血糖值在空腹条件(进食12小时后)下进行,健康人体仍能维持血糖的稳定,此时血糖的主要来源于肝糖元水解(肝糖元等有机物的转化)的过程.与进食1-2小时相比,分泌显著减少的激素是胰岛素.
(2)人体中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有利于多于水分的运输和排出.从两者成分上分析,血浆渗透压高的主要原因是血浆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血压与血量有关,医生建议高血压病人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从影响血量的因素角度分析,原因是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减少水的排出,血量增多,血压上升.运动时,血浆PH仍能维持在7.35-7.45,与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检测人体是否被病原体感染.若一学生体检报告上注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表示未检出乙肝病毒表面蛋白),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注射过乙肝疫苗,产生正常免疫反应(被乙肝病毒感染,机体产生正常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次性大量饮水可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C.组织液渗透压髙于血浆渗透压可引起组织水肿
D.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单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C.密闭培养瓶中活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型增长,最终长期稳定维持在K值附近
D.对于蚂蚁等趋糖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糖水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扶沟高级中学高二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对家兔的胰岛细胞和神经细胞进行研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主要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
B.两种细胞内存在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完全相同的蛋白质
C.两种细胞生命活动所需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两种细胞内基因的复制与表达的情况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如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对运动神经的某一点进行有效刺激,会造成Na+(离子)内流,神经元细胞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填“相同”或“相反”).
(2)ɑ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同时兴奋也经过传出神经引起肌梭上的感受器再兴奋,从而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
(3)研究者发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然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并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如果某种药物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并刺激肌梭,若突触前膜神经元正常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和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必须的.
(4)牵张反射发生后,人体能感觉到身体的某种变化,这种感觉是在大脑皮层(部位)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