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解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光照,因变量包括:CO2吸收量、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
分析柱形图可知:从CO2吸收量来看,蓝光最高,红光最低;从气孔导度来看,蓝光最高,红光最低;而从胞间CO2浓度来看:红光最高,蓝光最低.
解答 解:(1)与30d幼苗相比,15d幼苗的CO2吸收量较小,说明15d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低.主要是15d幼苗叶片中的色素含量较低所致.与对照组相比,蓝光处理的组吸收的CO2更多,胞间CO2浓度更低,说明对CO2的利用率更高,而蓝光处理的组气孔导度也最大,说明蓝光通过促进了气孔开放,使CO2供应充分,加快暗反应,最终提高光合速率.
(2)胞间C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五碳化合物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H](或NADPH)和ATP.
(3)为了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可做到随机取样,并进行重复测定,避免偶然性.
故答案为:
(1)低 色素 蓝光促进了气孔开放,CO2供应充分,暗反应加快
(2)自由扩散 五碳化合物[H](或NADPH)和ATP
(3)随机取样进行重复测定
点评 本题以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与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为背景,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实验原理、方法和相关理论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体现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萨顿通过类比推理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B. |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 | |
C. |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确实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 |
D. | 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对;$\frac{1}{8}$ | B. | 2对;$\frac{1}{4}$ | C. | 3对;$\frac{1}{16}$ | D. | 4对;$\frac{1}{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 | |
B. | ①与③之间的膜成分可以相互转化 | |
C. | 它们都直接参与胰岛素的合成 | |
D. | ①②③④⑤上都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施莱登与施旺提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 |
B. | 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的细胞并为之命名 | |
C. | 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了材料丰富的真正的活细胞 | |
D. | 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9种、4种 | B. | 6种、6种 | C. | 6种、4种 | D. | 4种、6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