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I.现在食品安全已受到人们日益关注.一种保鲜剂--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但其残留会损害人体健康.
(1)青鲜素和脱落酸 (一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类似,这类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被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2)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对青鲜素毒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甲.该实验检测有毒物质毒性的指标是变异细胞的比例,请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关于青鲜素使用的指导意见:应使用低浓度(或浓度低于90mg/L)的青鲜素.

Ⅱ.树叶到了秋天往往会大量脱落,经研究发现,这是因为乙烯能促进离层区(如图乙)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叶柄离层区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如图丙.
(3)根据酶 X 的生理作用分析,它可能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根据图丙可知,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填>或<或≥或≤),叶柄脱落.结合对图丙的分析,可得出叶柄内生长素的运输对乙烯合成的作用是促进(填促进或抑制)
(4)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BC(多选)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提高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促进胡萝卜愈伤组织生根
C.顶端优势现象与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均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生理作用特点
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5)甲、乙、丙及萘乙酸(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丁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 (多选)
A.甲、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

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分析图解:甲图可以看出,浓度30mg/L以下,变异细胞基本为0,说明青鲜素几乎没有毒性;但是青鲜素30mg/L之后,随着浓度增加,毒性在增加.环境中的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根据图丙可知叶柄脱落时,远基端生长素浓度小于或等于近基端生长素浓度;由于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主动转运的,所以生长素运输过程对乙烯的合成是能起促进作用的.
分析题图丁可知,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甲是脱落酸;乙是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乙为赤霉素;丙能促进生长和形成无子果实,丙为生长素.

解答 解:(1)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与植物激素脱落酸类似.这类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被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2)图中显示随着青鲜素浓度的升高,变异细胞的比例增大,验检测有毒物质毒性的指标是变异细胞的比例.当使用低浓度(或浓度低于90mg/L)的青鲜素时,变异细胞很少,比较安全.
(3)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酶X可能是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图丙说明,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不脱落.生长素只能单方向的从浓度高的一端向浓度低的一端进行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叶柄内生长素的运输,能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促进脱落.
(4)A、由植物激素的概念可知,植物激素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A正确;
B、提高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促进胡萝卜愈伤组织生芽,B错误;
C、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茎的背地性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
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C.
(5)A、析题图可知,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乙是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二者的作用相互拮抗,A错误;
B、分析题图中乙、丙的作用可知,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B正确;
C、NAA能促进未受精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进而形成无子果实,不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的,C正确;
D、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均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D错误.
故选:AD.
故答案为:
(1)脱落酸   
(2)变异细胞的比例    应使用低浓度(或浓度低于90mg/L)的青鲜素
(3)纤维素 果胶≤促进   
(4)BC
(5)A D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识图、析图的能力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
A.还原糖鉴定试验中,可选用西瓜汁或者葡萄汁
B.吡罗红可将DNA染成红色
C.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
D.在显微镜下观察“d”字样呈“q”字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蛋白质中,在发挥一次作用后会失活的是(  )
A.接受信息的受体B.运输作用的载体C.免疫作用的抗体D.催化作用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部分反应、光合产物合成利用代谢途径如图1. 图1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1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1分子Pi(无机磷酸).请回答:

(1)图1中所示①过程为卡尔文循环循环,该循环从一个RuBp开始,每形成1分子三碳糖磷酸需经过3轮该循环,三碳糖磷酸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物质a蔗糖,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供细胞利用.
(2)磷除了是叶绿体内核酸和酶的组分外,也是光反应为②过程提供ATP和NADPH的组分.
(3)植物叶肉细胞①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淀粉
C.②发生反应生成三碳糖磷酸属于还原过程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a含量会升高
(4)若a合成或输出受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多选).
A.进入叶绿体的Pi数量减少,导致①反应减弱
B.进入叶绿体的Pi数量减少,导致①反应增强
C.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叶绿体内外膜的间隙
D.三碳糖磷酸对①反应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18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5)图2中的A点时,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时,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S2 (S1、S2或S3).
(6)当光照强度处于图18中的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外界中二氧化碳浓度.
请据图2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图是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判断它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理由是(  ) 
①有同源染色体  ②有等位基因  ③有成对的性染色体  ④没有联会  ⑤有染色单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科学家尝试使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检测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删除转基因烟草细胞内的抗除草剂基因.其技术过程如下(图中的■代表基因前的启动子,启动子是基因(gene)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启动子就像“开关”,决定基因的活动.),据图1回答:

(1)loxP是一种只有34个碱基对构成的小型DNA片段,是有两个13个碱基对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8个碱基对序列共同组成,自身不会表达,插入质粒后也不影响原有基因的表达,其碱基序列如下:

Cre酶能特异性地识别此序列并在箭头处切开loxP,其功能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Cre酶改变质粒产生的结果相当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
(2)将重组质粒导入到植物细胞后,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可以形成完整的植株.作为标记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的原理是抗除草剂基因和目的基因在同一个质粒上.
(3)经检测成功后,抗除草剂基因已没有用途,继续留在植物体内可能会造成的安全问题是抗除草剂基因可能转移到杂草中.经Cre酶处理后,质粒中的两个loxP序列分别被切开后,可得到如上图右侧的这两个DNA分子.由于抗除草剂基因前没有了启动子_的原因,抗除草剂基因不再表达,之后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
(4)loxP序列是有方向性的.如果经Cre酶处理后,发现抗除草剂基因反向连接在质粒一上,则原来质粒一中这两个loxP序列的方向是C.
A.两个都是正向  B.两个都是反向 C.一个正向一个反向  D.与方向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根据如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B.如器官为小肠,则饭后乳糜微粒浓度A处高于B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的致盲眼底病,目前已证实这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W家族中RP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

(1)RP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第Ⅲ代中,与Ⅲ-8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是Ⅲ-10和Ⅲ-11.
研究证实,视紫红质基因(RHO)突变可导致RP,且已发现RHO基因可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
(3)图2为W家族中正常人和患者RHO基因DNA测序结果,据图分析,患者RHO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由此引起的表达差异:由于其中一个碱基C被替换成T,使得密码子改变,其编码的氨基酸种类也随之改变,因而导致蛋白质变化.

(4)研究发现,N家族RP遗传中有一女患者的RHO基因第327密码子处由于单个碱基(C)的缺失,使第326密码子后的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导致原有22个氨基酸的肽链末端延长为32个氨基酸.请解释原因.碱基的缺失,导致遗传信息翻译的终止信号延后出现.
(5)N家族该女患者30岁出现夜盲,视觉敏感度下降,眼底具有RP的典型表现.她的女儿和姐姐均患R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多选).
A.RHO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相关
B.RHO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素相关
C.女患者的直系亲属均可能存在突变基因
D.患者可服用维生素A来缓解病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中①~③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③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中文名称是转运RNA,通常它的合成场所在细胞核.
(2)人体细胞中,物质②主要在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或有机物氧化分解)生理过程中产生,写出物质②的结构简式A-P~P~P.
(3)细胞中合成物质③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请在图上用框框标出肽键结构.
(4)人体中,物质③种类繁多,控制其差异的根源是基因(或DNA或遗传信息)的不同.
(5)综合上述分析,你认为以上物质①②③在哪个生理过程中会同时出现?蛋白质的合成(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