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表示玉米CO2同化途径,玉米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X,对CO2的亲和力极高,几乎能把空气中的CO2完全利用,将CO2固定三碳酸形成四碳酸,将CO2传递给维管束鞘细胞,进行着正常的暗反应,而番茄缺乏酶X。右图为研究小组在宝山罗泾夏季晴朗的某天,测得玉米和蕃茄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吸收CO2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放出CO2速率。)
【1】左图中①过程,需要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H+最初来源于物质_________。
【2】NH4+能增加类囊体膜对H+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若将NH4+注入叶绿体基质,下列过程中会被抑制的是__________。
A.电子传递B.ATP的合成C.NADPH的合成D.光能的吸收
【3】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酶X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呈_____(上升/下降/不变)趋势。
【4】右图中,与12:00时相比,18:00时,玉米的光合作用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
【5】右图中,12:00时,该地光照强度最强,温度很高,此时蕃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而玉米光合作用速率反而有所升高,联系题图信息,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
【2】B
【3】上升
【4】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和温度)
【5】12:00时,光照强度最强,温度很高,叶片气孔关闭,蕃茄无酶X因CO2减少,光合作用减弱;而玉米因有酶X,在进入植物体内CO2减少的情况下,玉米仍可维持较高的细胞内CO2浓度;此时光照增强,促进玉米光合作用加强
【解析】
光合作用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收光能,光解水,释放出O2并形成高能量的ATP和NADPH,即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此过程在类囊体进行,同时需要光,因此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是利用第一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固定CO2,合成糖,以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中。这个阶段的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在无光条件下也进行,故称为暗反应。整个过程我们可以总结为:光合作用是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02,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光合作用形成的糖,大部分从叶绿体运输到叶肉细胞中,转变成蔗糖,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也有一部分在叶绿体中转变成淀粉,因此我们在叶片中能检测出淀粉的存在;还有一部分参与氨基酸、蛋白质、脂质等的合成。
【1】左图中①过程指的是C3的还原过程,该过程需要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和ATP,其中的H+是水光解的产物,因此H+的最初供体是水。
【2】A、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发生在类囊体膜上,不会受到膜通透性的影响,与题意不符,A错误;
B、ATP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提供的梯度势能,而NH4+ 能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能,显然ATP的合成过程会被抑制,B正确;
C、NADPH的合成需要叶绿体基质中的H+和类囊体膜上传递的电子,显然NADPH的合成过程不受H+浓度的影响,因此NADPH的合成不受影响,与题意不符,C错误;
D、光能的吸收与色素种类和含量有关,而将NH4+注入叶绿体基质不会对色素造成影响,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B。
【3】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酶X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会导致维管束鞘细胞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因此五碳化合物的消耗会减少,而五碳化合物的生成瞬间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因为消耗减少而上升。
【4】右图中,与12:00时相比,18:00时,玉米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比较两个时刻的不同可知,此时引起玉米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18:00时比12:00时的光照强度减弱所致,因此,与12:00时相比,18:00时,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5】12:00时,该地光照强度最强,温度很高,蕃茄会发生自我调节性的变化而导致气孔关闭(植物为了保水),气孔关闭阻止了作为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二氧化碳的吸收,况且蕃茄也无酶X催化的体内二氧化碳的供应机制,因此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而玉米因有酶X,酶X对CO2的亲和力极强,即使在进入植物体内CO2减少的情况下,玉米仍可维持较高的细胞内CO2浓度;再加上此时光照增强,因此玉米光合作用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
熟知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及其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从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条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机体中位于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a),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吸收细胞(b)后向上迁移,补充小肠绒毛顶端凋亡的细胞(c)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B.a→b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但其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C.b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增大,但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D.c细胞凋亡有利于吸收细胞的更新,但不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生物膜的概念图(字母表示各种生物膜,其中a为核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d、e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c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B.图中p是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场所
C.图中f→c的转化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性染色体形态学进化学说认为:性X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部分转移所致,如图。这种变化可能导致( )
A.染色体数目减少B.染色体基因重复
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易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某新型池塘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管理者会不定期投放饲料。图2为藻类和鲢鱼在同化过程中能量去向柱形图。其中a~d表示不同去向的能量相对值。
(1)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池塘的外貌在春、夏、秋、冬有很大不同,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结构。
②池塘中细菌的分解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__层。
③去除人工影响后,其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等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的群落叫_______________。
④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
(2)若图2中c1=a2+b2+c2+d2,且a2 表示鲢鱼的呼吸量,则:
①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②鲢鱼的次级生产量为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纯合转基因小鼠B和P品系,进行同品系交配及品系间交配繁育,得到F1,(PBF1表示母本为P,父本为B;BPF1同理),观察亲代和品系间杂交后代F1在热敏(在热板上感受到热刺激的反应时间越短,表明对热越敏感)实验中的行为差异,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实验结果分析合理的是( )
A.该杂交过程中涉及自交和正、反交,同品系间交配产生F1代为实验组
B.B品系热敏强于P品系,F1的行为特征为父系遗传,雌性F1中没有明显不同
C.据F1代小鼠表现可知,热敏与热钝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小鼠的行为特征与亲本的遗传背景影响无关,为不可遗传的行为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在某时间段内,某地野兔的数量增长变化()曲线[注:
=t年种群数量化/(t-1) 年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
B.在第4年末野兔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C.第5年种群数量下降最快
D.第6年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激素B是___________,它之所以能将甲状腺细胞作为靶细胞,是因为___________。
(2)①过程对②过程的作用是___________,过多的激素A又会作用于垂体,使激素B的分泌量_________,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
(3)免疫系统的组成中,免疫活性物质除了图中的抗体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图中细胞甲是_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可由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4)从免疫学角度看,该病是___________病。过敏反应和该病一样也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导致的,过敏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树突的膜
B.GABA 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 Cl-通道
C.GABA 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D.GABA作为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