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先有氧,后转到无氧条件。有关物质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15min时,ATP的相关变化是
A. ATP浓度开始下降 B.ATP产生的速率开始下降
C.ATP的消耗开始增加 D.ATP分子开始分解为ADP和磷酸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解,15分钟之前没有酒精产生,故酵母菌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能产生的大量的ATP,15分钟之后,开始有酒精生成,酵线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减少,故ATP的产生速率开始下降,B项正确;在整个过程中,酵母菌不断产生ATP,又不断分解利用,由于前期有氧呼吸产生ATP较多,后期无氧呼吸产生较少,故ATP浓度增长减慢,A项错误;图解中ATP浓度基本不变不是因为消耗增加,而是因为产生速率减慢,C项错误;在整个过程中,ATP和ADP不断的相互转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内ATP的相关转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江苏省苏北四市徐、连、淮、宿高三元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8分)请根据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需要染色的实验有 ▲ (填序号),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
▲ (填序号)。
(2)由于实验材料所限,有时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①,可用尿糖试纸代替斐林试剂 B.实验③,可用稀释的蛋清代替豆浆
C.实验⑥,可用花椰菜代替鸡血红细胞 D.实验⑦,可用蚕豆花药代替蝗虫精巢
(3)如果实验④的材料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滴加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后(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 ▲ (填序号),该实验结果说明原生质层具有 ▲ 。
(4)有关实验⑧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静置一段时间后,直接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5)如果做完实验⑤后,发现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非常淡,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操作过程很规范,则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还可能是 ▲ (写出1个合理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北四市徐、连、淮、宿高三元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8分)请根据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需要染色的实验有 ▲ (填序号),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
▲ (填序号)。
(2)由于实验材料所限,有时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①,可用尿糖试纸代替斐林试剂 B.实验③,可用稀释的蛋清代替豆浆
C.实验⑥,可用花椰菜代替鸡血红细胞 D.实验⑦,可用蚕豆花药代替蝗虫精巢
(3)如果实验④的材料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滴加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后(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 ▲ (填序号),该实验结果说明原生质层具有 ▲ 。
(4)有关实验⑧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静置一段时间后,直接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5)如果做完实验⑤后,发现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非常淡,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操作过程很规范,则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还可能是 ▲ (写出1个合理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