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交配组合 | F1表现型 | |
A:30对亲本 | 红花×红花 | 36红花:1白花 | D:绿茎×紫茎 | 绿茎:紫茎=1:1 |
B:30对亲本 | 红花×白花 | 5红花:1白花 | E:紫茎自交 | 全为紫茎 |
C:30对亲本 | 白花×白花 | 全为白花 | F:绿茎自交 |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第一组实验中,A组实验红花与红花交配,后代出现白花,说明红花对白花是显性性状;第二组实验中,E组实验紫茎自交后代全是紫茎,说明紫茎是纯合子,且D组实验绿茎与紫茎杂交,子代绿茎:紫茎=1:1,说明绿茎是杂合子,因此绿茎对紫茎是显性性状.
解答 解:(1)根据图表第一组中的A分析,红花×红花杂交后代出现36红花:1白花,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红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
(2)B组亲本中的任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表现型有2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B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Aa×aa,由于Aa×aa产生的后代红花:白花=1:1,设AA为x,Aa为1-x,(x+$\frac{1-x}{2}$):$\frac{1-x}{2}$=5:1,x=$\frac{2}{3}$,因此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AA)占$\frac{2}{3}$,杂合子(Aa)占$\frac{1}{3}$,即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2:1.
(4)第二组实验中,E组实验紫茎自交后代全是紫茎,说明紫茎是纯合子;D组实验绿茎与紫茎杂交,子代绿茎:紫茎=1:1,说明绿茎是杂合子,因此绿茎对紫茎是显性性状.
(5)根据(4)的分析可知,绿茎为杂合体,所以F组绿茎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为绿茎:紫茎=3:1.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的原因是红花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故答案为:
(1)白色 A
(2)3:1
(3)2:1
(4)紫茎 D组和E
(5)绿茎:紫茎=3:1
(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a是编码链,b是游离的核苷酸 | |
B. | 图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 |
C. | 转录过程是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的 | |
D. | 多个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不同片断的结合能够提高表达的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实验试剂 |
A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 西瓜组织样液 | 斐林试剂 |
B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 人口腔上皮细胞 | 健那绿染液、蒸馏水 |
C |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 玻璃纸 | 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D |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 0.5g/mL蔗糖溶液、清水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发菜和白菜均有8种核苷酸 | |
B. | 发菜和白菜均含有光合色素 | |
C. | 发菜和白菜都以线粒体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
D. | 发菜和白菜细胞都以核糖体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
B. | 外界环境因素不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 | |
C. |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 |
D. |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仁是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 |
B. |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
C. | 核孔是RNA、酶等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 |
D. | 核膜是双层膜.核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 | |
B. |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使RNA呈绿色,吡罗红使DNA呈红色 | |
C. |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中含有较多糖且近于无色,因此可以作为还原糖的鉴定的材料 | |
D. |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时用到的染液为台盼蓝染液,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