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1个转运RNA的一端3个碱基是GAU,它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DNA分子的模板片段转录而来的(  )
A.GUAB.GATC.GAAD.GAU

分析 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反密码子和mRNA上相应的密码子互补配对,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密码子与模板链上相应的碱基互补配对.

解答 解: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所以亮氨酸的密码子是CU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CUA)是由DNA分子的模板片段中GAT转录而来的.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正确判断密码子、反密码子和转录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正确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青海平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过民间常用盐渍法来保存食物,其中的道理是( )

A.盐可以使细菌毒素失效 B.Cl-可以杀灭细菌

C.盐中缺乏细菌需要的营养 D.盐可以使细菌脱水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五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有 ,图甲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均填序号)。

(2)若该动物的性别是雌性,则②细胞的名称是 ,A和a形成的原因是

(3)若④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为Y染色体,则另一条是 (X/常)染色体,该时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

(4)图甲细胞中处于图乙CD段的有 (填序号)。

(5)图乙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 ,DE段形成的原因是 。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则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 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1.4g
Na2HPO42.1g
MgSO4•7H2O0.2g
葡萄糖10g
尿素1g
琼脂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尿素和葡萄糖,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3)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涂布平板法(划线法)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4)下列材料或用具中: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灭菌的是:①和②;需要消毒的是: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HhXTXt;Ⅱ5的基因型为HHXTY或HhXTY.
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frac{1}{36}$.
③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frac{1}{60000}$.
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frac{3}{5}$.
(3)若甲病致病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如下图所示,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反映遗传信息表达的是b、c(填字母)过程,b过程所需的酶是RNA聚合酶.
若转录得到的RNA中共含1500个核糖核苷酸,其中碱基G和C分别为200个和400个,则该基因经过两次复制,至少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7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基因型中,在相同环境中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
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三道防线,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f、Y(填字母).
(2)艾滋病病毒攻击图1中的细胞a(填字母).此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产生淋巴因子,这种物质作用于B 细胞(填名称),促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k细胞(填字母).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的能力基本丧失.
(3)图2中的效应T细胞不但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且此类细胞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这些细胞死亡的方式属于细胞凋亡.以上两种情况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4)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研究思路是:建构HIV可识别的带有CD4受体的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等结构,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无法扩增,蛋白质也无法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分别是蓝藻(图1)和衣藻(图2)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两者在结构上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但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衣藻)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
(2)蓝藻细胞中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3)蓝藻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两种物质,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属于自养(自养或异养)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不能(能/不能)利用图甲②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图甲②区细胞是伸长区细胞,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2)在a和c两时期,RNA聚合酶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3)丙图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前期阶段,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乙的b阶段(填字母).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
(5)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以下是某小组“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培养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约10min.
(四)制片: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将根尖放在中央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直接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这样可使细胞分散开.
请纠正“实验报告”中的2处错误:应漂洗后再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