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混合而成
C、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是先注入1mL0.1 g/mL的NaOH溶液,摇匀,然后再注入1mL0.01 g/mL的CuSO4溶液,摇匀
D、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专题:
分析: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的CuSO4溶液质量浓度不相同,质量浓度分别为0.05 g/mL和0.01 g/mL;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解答: 解: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但是浓度有所不同,A正确;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混合而成,B正确;
C、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是先注入2mL0.1 g/mL的NaOH溶液,摇匀,然后再注入0.01 g/mL的CuSO4溶液3到4滴,摇匀,C错误;
D、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  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 具有
 
功能.
(2)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物质   甲即
 
的含量会   增加,影响它所作用的靶细胞的活动,最终造成物质   丙的含量
 
,继而   又引起甲和乙的分泌量
 
,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代谢有关的问题.

组别
温度27℃28℃29℃30℃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1-2-3-4
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3+3+3+2
*指与暗处理前的重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重量值.“+”表示增加的重量值
(1)图甲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在a、b、c、d四浓度中,消耗葡萄糖最少时对应的氧浓度是
 
;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消耗葡萄糖的量
 
倍.
(2)图乙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 a点将向
 
移动,b点将向
 
移动.
(3)图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和O2释放量的变化图.图中光照强度为时对应的
 
柱形图是错误的.光照强度为
 
时,该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
 
个气体单位.
(4)图丁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无机离子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比根细胞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
 
(低、高),所以幼根表皮细胞是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该无机离子.只依据“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变化的曲线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无机离子的吸收量,理由是
 

(5)用某种绿色植物叶片,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分组实验:已知每组叶片实验前的重量相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结果如表戊.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
 
组叶片;在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为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光合作用是维持生命的能量来源,地球上大部分的能量物质也是经过光合作用由太阳能而来.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1)图中①所示结构是
 
;  产生物质A的过程称为
 
; 物质B是指
 

(2)图中反应Ⅱ伴随的能量变化是
 

A.光能→电能              B.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C.电能→活跃化学          D.稳定化学能→活跃化学能
(3)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用14CO2供给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CO2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这个途径是图中的
 

A.仅反应I     B.反应I和反应ⅡC.仅反应ⅡD.反应I或反应Ⅱ
(4)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反应,从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两方面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
 

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是最常见的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某学生兴趣小组用真空渗水法探究影响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结果总结为下表.
组别实验条件30min内上浮叶圆片平均数(片)
温度光照强度NaHCO3浓度
组110℃40W白炽灯1%3
组210℃100W白炽灯1%5
组3  100W白炽灯1%8
组425℃100W白炽灯4%10
组515℃60W白炽灯0%0
(5)为探究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将组3中的温度控制为
 
.组别5没有叶圆片上 浮的原因可能是
 

A.温度过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没有氧气产生
B.光照强度较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没有氧气产生
C.无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没有氧气产生
D.溶液中无NaHCO3,叶肉细胞无法存活,因而没有氧气产生
(6)通过组别
 
 
的数据可推知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图中的
 
(反应I或II),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①②③④⑤表示物质,ABCD表示过程.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⑤表示的物质是
 
,D表示的过程是
 

(2)影响A过程进行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3)假如白天突然中断④的供应,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填C3或C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写图中所示结构的编号):
(1)该图代表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
 
、[
 
]
 
等结构.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
(3)结构5的名称是
 
,它主要是对来自[
 
]
 
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4)结构6、7、8、9分别是
 
 
 
 
,它们共同组成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中所示细胞是
 
(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细菌细胞与该图所示的细胞比较,其区别是
 
,此图中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
(2)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3)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4)植物细胞具有,而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5)如果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则与其加工、运输和分泌有直接关系的膜性细胞器有
 
(填序号).
(6)若这是一个心肌细胞,细胞中的细胞器[
 
]
 
较多,这是与它不停的节律性的搏动相适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A、B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C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B为
 
(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期图,图中“1”所示的结构为
 

(2)图B所示细胞中共有
 
个DNA分子;图A所示细胞中共有
 
条姐妹染色单体.
(3)处于图C中B→C段的是
 
(填“图A”或“图B”或“图A和图B”)所示细胞;完成图C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
 

(4)如图D为某学生选择植物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就染色
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
D.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1、2、3、4、5为五个组成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画反射弧模式图中有
 
个神经元,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当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
 
,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
 
(结构)实现的,而且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
 
.(“单向的”或“双向的”)两个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依靠
 
(化学物质)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