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植物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3、分析曲线图:通过比较曲线1、2、3与4,再结合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可知1和4,2和4,1和3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在1和4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为顶芽的有无,实验结果是去掉顶芽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长,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2和4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去顶芽的切口是否涂抹生长素,实验结果是切口涂抹生长素后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进一步说明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在1和3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保留顶芽的情况下是否在侧芽上涂抹细胞分裂素,实验结果是涂抹细胞分裂素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比不涂抹长,侧芽生长明显,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抑制的作用.通过比较曲线4与5,可知在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是侧芽的生长状况,其观测指标是侧芽的平均长度,结果是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后侧芽生长的平均长度大于没有涂抹赤霉素的一组,由此说明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
解答 解:(1)比较1和4,实验变量为顶芽的有无,实验结果是去掉顶芽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长,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1和3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结果是涂抹细胞分裂素后的豌豆植株侧芽的平均长度比不涂抹长,侧芽生长明显,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抑制的作用.
(2)通过比较曲线4与5,可知在这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是侧芽的生长状况,其观测指标是侧芽的平均长度,结果是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后侧芽生长的平均长度大于没有涂抹赤霉素的一组,由此说明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顶芽的分生组织细胞.
(3)分析如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4)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故答案为:
(1)顶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2)侧芽的生长 分生
(3)植物激素
(4)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的实验分析能力.通过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曲线的对比分析,找出实验的自变量,明确实验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便可得出相关的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中的糖类只有提供能量一种功能 | |
B. |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的形式存在 | |
C. | 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是糖原 | |
D. | 因为同样质量的糖类比脂肪含有更多的能量,所以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内酶活性下降,细胞耗氧量将减少 | |
B. | 下丘脑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甲状腺活动,此时甲状腺细胞构成了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 |
C. | 切除垂体后,促释放激素的分泌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立即停止 | |
D. | 垂体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所以它是内分泌腺的枢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个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该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 | |
B. | 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 | |
C. | 如果此种群是老鼠,我们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K值 | |
D. | 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d点,灭害虫应在b点后开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黄色:黑色=5:3 | B. | 黄色:黑色=3:3 | C. | 黄色:黑色=2:3 | D. | 黄色:黑色=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淀粉、糖原和脂肪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 |
B. | 糖类、脂质的组成元素都是C、H、O | |
C. |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
D. |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