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1) | 2d后的平均长度(mm) | |
胚芽 | 胚根 | |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 |
分析 据表分析:生长素浓度在10-13~10-8mol/L时,对胚芽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在10-8~10-5mol/L时,对胚芽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生长素浓度为10-4mol/L时,胚芽不生长.生长素浓度在10-13~10-10mol/L时,对胚根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在10-10~10-7mol/L时,对胚根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胚根不生长.
解答 解:(1)为避免水分蒸发影响溶液浓度变化,所以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
(2)由于胚芽、胚根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去掉后能保证所配生长素浓度不受影响,所以在实验开始时要切去胚根及胚芽的尖端部分.
(3)根据图表分析可知:胚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10-8mol•L-1.
(4)绘图时根据表中数据和题图坐标的要求,即可正确作图,具体见答案.
(5)分析实验步骤可知,由于缺少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的对照实验,所做实验不能准确说明生长素与赤霉素对胚芽的生长有共同促进作用.
(6)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故答案为:
(1)避免水分蒸发影响溶液浓度变化
(2)胚芽、胚根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对实验有干扰
(3)10-8mol•L-1
(4)见右图
(5)缺少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的对照实验
(6)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 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细胞内基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探究实验,要求考生掌握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图表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些蛋白质的合成、麦芽糖的水解都可以发生在②中 | |
B. | ①处含有O2、CO2、尿素、血红蛋白以及抗体等物质 | |
C. | 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3.5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 |
D. | 若③为胰岛β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两条母链都起模板作用 | |
B. | 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 |
C. | 复制需要酶、能量与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 |
D. | 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分裂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 B. | 没有细胞核,仅有细胞膜 | ||
C. | 具有寄生性 | D. | 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基因工程中,PCR技术可用于任何目的基因的获取,且能迅速获得大量目的基因 | |
B. | 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 |
C. | 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转录产物 | |
D. |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生物 | 时间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
萌发的种子 | 0 | 8 | 16 | 23 | 29 | 34 |
蚯蚓 | 0 | 4 | 8 | 11 | 13.5 | 15.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 B. |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 | ||
C. | 是否能进行渗透吸水 | D. | 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的大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逐渐减少 | B. | 次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 | ||
C. | 第四营养级生物数量会减少 | D. | 第一营养级生物的数量会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