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无子西瓜之所以无子,是因为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
A.数目增加,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B.数目减少,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C.联会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D.结构改变,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分析 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四倍体(4N=44),这种四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然后用四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四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这样在四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三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子.

解答 解:用四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这样在四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三倍体的西瓜.三倍体西瓜的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导致所结果实没有种子.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考查无子西瓜形成过程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该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2)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填标号)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6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③中较少.
(5)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胰岛素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病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mL,甲试管又加入2mL唾液,两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保持10min后取出,各加入0.5mL碘液,振荡,发现只有乙试管中呈现蓝色反应.请指出此同学的实验程序中的一处错误(  )
A.乙试管应低温或室温B.乙试管应加胃液
C.乙试管应加入与唾液等量的蒸馏水D.应再加一支试管,内加些酸或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是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C.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D.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遗传物质都要复制和平均分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是(  )
A.沃森和克里克采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对DNA衍射图谱进行研究最终确认了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B.萨顿采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对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最终确认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肺炎双球感染小鼠的实验,并提出在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D.摩尔根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
B.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
C.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黄绿色
D.藓类叶片是观察叶绿体的理想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泰兴一中高二下阶段测试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B. 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

C. 某二肽(C8H14O5N2)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是C5H9O4N

D.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下押题卷(二)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养鸟人发现一对白色羽毛鸟生出几只蓝羽鸟,为了研究蓝羽的遗传特性,他让两支亲本继续杂交,仍有蓝羽出生,让蓝羽鸟与亲代回交,生出9只蓝羽鸟和30只白羽鸟,其中蓝羽雌性4只、雄性5只,白羽雌雄各15只。请回答:

(1)工作人员初步判断:①蓝羽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而非其他环境因素所致。

②控制羽毛颜色的性状应该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写出他们做出判断的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其他若干白羽鸟和蓝羽鸟杂交,结果F1皆表现为白羽,F1个体随机自由交配,F2为1593只白羽和107只蓝羽。由此进一步推断;羽色中______为隐性性状,受______对基因控制,该性状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3)为了进一步证明推断的正确性,有人继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过程:

①选择F1与蓝羽个体回交,得F2。

②统计F2的表现型和比例。

若F2中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该小组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实验。选取了高茎叶腋(叶腋指花的位置,高茎、叶腋都是显性性状,分别用B、D表示)与某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并把F1的统计数据绘制成了柱形图。请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并冋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你能推测出亲本豌豆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吗?请写出推测过程。

(2)此实验F1高茎叶腋中的纯合子占

(3)有同学认为子代高茎与矮茎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叶腋与茎顶的比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你觉得该同学的想法是否有道理?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4)矮茎叶腋豌豆产量高,能利用现有F1中四种表现型豌豆,获得纯合的矮茎叶腋豌豆吗?请写出设计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