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表示某细胞经过一次正常的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情况,m、n代表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发生前一定进行了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示过程发生时一定伴随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若m等于n,则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若m不等于n,则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会减半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测定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相同
B.环境温度越低冷觉感受器越敏感
C.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某种质粒简图,图2表示某外源DNA上的目的基因,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BamHⅠ、Hind Ⅲ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基因工程中若只用一种限制酶完成对质粒和外源DNA的切割,则可选EcoRⅠ
B. 如果将一个外源DNA分子和一个质粒分别用EcoRⅠ酶切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一个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此重组DNA中EcoRⅠ酶切点有1个
C. 为了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酶切时可使用BamH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
D. 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EcoRⅠ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重庆市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生物资源丰富,其中一条食物链由植物→山鼠→苍鹰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单位J·hm-2·a-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山鼠 | 苍鹰 | |
摄入量 | 1.05×109 | 2.44×107 |
粪便中的能量 | 3.00×108 | 0.19×107 |
呼吸散失的能量 | 7.15×108 | 2.18×107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山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的山鼠更易被苍鹰捕食,则调查结果比真实值偏高
B.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C.山鼠同化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剩下的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D.据表分析,能量从山鼠到苍鹰的传递效率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研究了植物抗旱能力与吸收CO2能力的关系,将叶面积相等的的A、B两种耐旱能力不同的植物叶片分别置于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1)据图实验进行到20min时,A植物叶片积累的有机物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植物叶片,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图研究结果判断,A、B两种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浇水可解除干旱胁迫,请用文字和箭头形式说明给植物浇H218O形成C6H12O6的过程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转基因小鼠的基本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选择囊胚的任何细胞作受体细胞是因为其具有发育全能性
B.过程②中可通过基因探针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C.过程③中导入囊胚的细胞数不同,子代小鼠的性状一定不同
D.过程④中为提高成功率,需对代孕母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以上细胞或细胞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纤维素
B. 能够通过二分裂增殖的只有丁
C. 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
D. 在植物细胞中一定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中①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