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每天摄入的NaCl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内环境中
B.内环境中生命活动所需的ATP由葡萄糖氧化分解提供
C.寒冷环境下,人体内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发挥作用,使身体内外温度趋于一致
D.只有当有机体感染过某种抗原后,浆细胞才会分泌相应的抗体

分析 人体每天摄入的NaCl等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于内环境中;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人是恒温动物,无论炎热还是寒冷环境条件下,人体内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发挥作用,使体温维持在37度左右;体液免疫中,当受某种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才会分泌相应的抗体.

解答 解:A、人体每天摄入的NaCl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于内环境中,A错误;
B、ATP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寒冷环境下,人体内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发挥作用,使体温维持37度左右,并非使身体内外温度趋于一致,C错误;
D、体液免疫中,只有当有机体感染过某种抗原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才会分泌相应的抗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具有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和稳态的维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及调节机制,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的调节机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C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frac{27}{64}$
B.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frac{9}{64}$
C.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测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frac{27}{64}$
D.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测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frac{9}{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哪项不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过的模型(  )
A.碱基在外侧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同种碱基配对的三螺旋结构模型
C.碱基在外侧的三螺旋结构模型D.碱基互补配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浙江某地的水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是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各小区中福寿螺的密度
C.由图可知,试验期间各小区内福寿螺的种群密度保持不变
D.若停止人工管理,该群落将发生次生演替,最终形成的顶级群落中狐尾草一定将成为优势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以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
B.科学家发现火星表面存在冰,可以推测火星可能存在过生命,因为生化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
C.生活在干燥米中的“米虫”,获得水分的主要来源是消化淀粉
D.人的体液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其中水的吸收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属于内环境的组成部分
B.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通过淋巴循环回血浆
C.体内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血浆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如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  )
选项抗体肽链合成场所抗体加工场所
A游离的核糖体细胞质基质、内质网
B游离的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体
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溶酶体、内质网
D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结合题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酒厂把糖化后的淀粉加入发酵罐,接种酵母菌后,酒精产量明显减少,检查结果为发酵罐密封不严,试分析反应的结果是(  )
A.糖化淀粉消耗少
B.酵母菌量减少
C.CO2的释放量减少
D.酵母菌量、CO2的释放量和糖化淀粉的消耗量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