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中的两种重要的化合物,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分布在细胞核中
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C.蛋白质和核酸受热都容易分解,变性
D.既含有蛋白质也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染色体

分析 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解答 解:A、蛋白质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含有核酸,A错误;
B、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所以需要DNA和RNA的参与,B正确;
C、蛋白质高温易变性,不可逆,核酸比较稳定,变性是可逆的,C错误;
D、既含有蛋白质也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染色体虽然含有蛋白质和DNA,但不是细胞器,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器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取0.5μg,所以价格昂贵.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某基因公司用如图所示的方式生产干扰素.试分析其原理和优点.

(1)从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出干扰素基因,一般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此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称为目的基因.用PCR技术可使获得的基因迅速扩增.
(2)此基因与细菌的质粒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要用限制酶处理基因和质粒特定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使两者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用DNA连接酶将二者连接成基因表达载体,然后导人酵母菌体内,酵母菌在基因工程中称为受体细胞.
(3)科学家在培养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中的质粒作载体.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具备载体的哪些条件?①能自我复制;②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点;③具有标记基因.
(4)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插入到酵母菌的基因组DNA中的方法是(用带标记的)DNA分子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弱的昆虫.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长率(rm)的影响,如图所示.据此做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调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

B.在30℃、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危害较重

C.在25℃、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D.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②④⑤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当⑤处的渗透压升高时,则会引起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分布于③、④、⑤的免疫反应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D.若图为胰岛组织,饭后一小时,①处的胰岛素浓度比⑥处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科学家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
(1)由图1可知,随入侵程度的加大,本地原有植物群落丰富度减小;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竞争关系,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该入侵物种生长的物质.
(4)图2中A表示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Rubisco是植物叶片中含量最高蛋白质,也是光合作用中参与CO2固定的关键酶,由此推断Rubisco(  )
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中
B.催化CO2+C5→2C3反应时,起催化效率较其他光合作用酶类低
C.可通过测定O2的吸收率或CO2的释放速率来表示其活性
D.由绿叶体中的基因控制合成,与核基因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科研组将多个细胞均分为两组,一组做去核处理,另外一组不做去和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存活的细胞数量若下表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012341030
有核部分100797877746765
无核部分100816220000
A.培养第1天,有核细胞死亡数比无核细胞多,其原因主要与细胞核的功能有关
B.培养第1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都在死亡,其原因主要与细胞受损有关
C.培养第2天到第4天,无核细胞死亡很多,其原因主要与实验中细胞膜损伤有关
D.培养第1天到第3天,两组实验的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含量可能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家庭中,丈夫正常,妻子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两个女儿正常.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B.两个女儿的基因型相同
C.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两个女儿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