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B.C6H12O6生成需要[H]、ATP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该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CO2+C5→2C3和C3的还原:2C3→(C H2O)+C5,其中C3的还原需要[H]、ATP和多种酶参与.

解答 解:A、图示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该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A错误;
B、C3的还原形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参与,B正确;
C、若图示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提高温度则会降低酶的活性,进而影响C6H12O6的生成,C错误;
D、无光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不能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不利于暗反应的进行,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中物质变化确定图示生理过程为暗反应阶段;识记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明确暗反应阶段虽不需要光,但是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A、B、C三图依次表示某种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受反应液中酶的浓度(总量)限制;
(2)图B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温度升高时酶的活性下降;
(4)图C表示了C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5)下图曲线中能反映出该酶在80℃渐变至0℃的环境中,剩余反应物的量与温度关系的是B;

(6)下图曲线能反映出该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葫芦科的一种二倍体植物喷瓜,其性别是由3个基因A1、A2、A3决定的,A1对A2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喷瓜个体只要有A1基因即为雄性,无A1而有A2基因则为雌雄同株,只有A3基因则为雌性(如A1A2为雌雄同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1A1
B.该植物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1的雌配子
C.该植物不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2的雌配子
D.A1A3×A2A3→♂:雌雄同株:♀=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的状态)

(1)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②.
(2)丙图中⑦为原生质层,相当于甲图中的[③]半透膜.
(3)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根毛细胞失水过多过快死亡,无法吸水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于蛋白质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此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膜结构的完整性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如图为胰岛B细胞结构模式图(局部).胰岛B细胞通过基因控制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与此过程的所有具膜的细胞结构有①③④⑤⑥(用图中序号表示).胰岛素以胞吐方式分泌出胰岛B细胞后,作用于靶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甲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f~l(用字母表示).就乙图来说,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
(2)甲图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bc(hi)段,对应于乙图中的B图.
(3)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图所示时期,对应于甲图中的de(jk)段.
(4)乙图中C图的下一个时期有8个DNA,有0条姐妹染色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若Ⅰ中包括Ⅱ、Ⅲ和Ⅳ,则下列各项符合这一关系的是(  )
A.Ⅰ非特异性免疫Ⅱ吞噬细胞Ⅲ皮肤、黏膜Ⅳ记忆细胞
B.Ⅰ免疫活性物质Ⅱ抗体Ⅲ淋巴因子Ⅳ溶酶体
C.Ⅰ免疫系统的功能Ⅱ防卫Ⅲ监控Ⅳ消除
D.Ⅰ具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ⅡB细胞Ⅲ效应T细胞Ⅳ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处理抗原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为记忆细胞 ⑤分化为效应细胞 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⑦分泌淋巴因子 ⑧产生抗体.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⑧C.②③④⑤⑦D.②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了toll样受体(TLR)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的现象.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状细胞,并证实其能激发T淋巴细胞引起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及“入侵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其合成与核糖体有关
B.toll样受体(TLR)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
C.树突状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树突状细胞能激发T淋巴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