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他们共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h后,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h内,鼠妇无死亡与出生,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鼠妇的种群数量的估计值是      

100
运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计算。根据条件可以设该种群数量为X,则X:40=40:16,X=10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他们共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 h后,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 h内,鼠妇无死亡与出生,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鼠妇的种群数量的估计值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响水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检测计数。请回答: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

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                   -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0C)                                                         25                10               25               10

(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所探究的课题是                                     。(2分)

(2)分析此实验中无关变量有                          。(至少列举2个)

(3)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可采用             法,在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应需振荡试

管,目的是                                     。

(4)在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大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个。

(5)实验结束后,血球计数板的清洗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湛江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

培养液

无菌水

酵母菌母液

温度

A

10 mL

 

0.1 mL

28℃

B

10 mL

 

0.1 mL

5℃

C

 

10 mL

0.1 mL

28℃

(1)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A、B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如上。

①A组与B组酵母菌中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在生态学上称为                    ,A组中该数值比B组大的原因是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③图中缺少C组酵母菌的数目变化曲线,请你根据自己的推测在图中画出该曲线。

(2)对一支试管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可以采用            的方法进行统计。利用                    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直接计数,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0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至35℃温度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

温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h

 24h

 48h

72h

96h

120h

144h

168h

15℃

1.2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1.2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1.2

5.2

5.6

4.6

2.9

1.0

0.6

0.2

30℃

1.2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1.2

1.5

1.8

2.0

2.2

1.3

0.8

0.6

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                  法。

(2) 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            

(3)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柱形图。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              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             (选填“增加”、 “减少”或 “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           (选填“增加”、 “减小”或 “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