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只采用了离心法制备核糖体
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C、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专题:
分析:分析实验图解:实验①步骤中用14C标记氨基酸,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步骤②中加入蒸馏水,利用了渗透作用原理使细胞吸水涨破;步骤③、④的目的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
解答: 解: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法,A错误;
B、14C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B正确;
C、步骤②中加入蒸馏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破坏细胞膜,C正确;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结合核糖体制备的大致过程,综合考查渗透原理、离心法、蛋白质合成和核糖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抗药菌株增多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是分解者、遗传物质是DNA、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后变成了RNA的基本单位
B、ATP分子中储存着大量的活跃化学能,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C、ATP是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D、ATP水解成ADP时,是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
B、先铲去表层土3~8cm左右,再取样
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
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  )
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
D、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如图所示为人体接种疫苗(箭头为疫苗接种时间)后,体内测得的抗体水平.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是(  )
A、甲与丁所接种的是不同种疫苗,其中丁可能直接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
B、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类似甲疫苗的抗原的刺激
C、两次或更多次的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巨噬细胞
D、甲、丁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  )
A、光能→化学能→热能
B、热能→光能→化学能
C、化学能→光能→热能
D、光能→热能→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刺激可以诱导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或动物细胞的融合
B、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C、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不涉及染色体数目变异
D、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过氧化氢的酶促反应随H2O2浓度和时间变化,O2产生速率和O2的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B、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ab段产生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强
D、bc段产生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