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可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32P、31P、32S | |
B. | 应先分别用含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才能获得35S、32P标记的噬菌体 | |
C. | 少数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5S和32P | |
D. | 噬菌体提供DNA,细菌提供场所、酶和原料等 |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用35S标记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噬菌体会将自身的DNA注入到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以自身DNA作为指导,利用的原料、能量、酶、场所等全是来自于细菌内的.
解答 解:A、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留在外面,所以子代噬菌体不含35S的蛋白质;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指导子代噬菌体的合成,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噬菌体有少量含有32P,绝大部分子代噬菌体含31P的核酸,且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来自细菌,因此,可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32P、31P、32S,A正确;
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先分别用含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才能获得35S、32P标记的噬菌体,B正确;
C、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留在外面,所以子代噬菌体不含35S的蛋白质,C错误;
D、噬菌体提供DNA模板,细菌提供场所、酶和原料等,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及化学组成,掌握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丝分裂保证了亲子代细胞间的稳定性,减数分裂可以引起生物体变异 | |
B. | 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无四分体存在 | |
C. |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和原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但种类不同 | |
D. |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能用于进行受精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可以是甘油,甲是半流动性的磷脂双层 | |
B. | b可以是葡萄糖,乙可能有细胞识别功能 | |
C. | 过程②可以表示细胞吸收水,乙是糖蛋白 | |
D. | 过程②③的速度仅由膜两侧浓度差异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质量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相同 | |
B. | 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氮元素作为合成脂肪的原料 | |
C. | 开花后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可用于转化形成脂肪 | |
D. | 图B显示可溶性糖是种子萌发的直接能源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机体的衰老 | |
B. | 体内正常细胞的寿命受分裂次数的限制,细胞增殖受环境影响 | |
C. |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 | |
D. | 脱分化与再分化都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环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
单糖 | 无 | 无 | 有 |
二糖 | 有 | 有 | 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培育品种⑥的最简单途径是I→V | |
B. | 通过II→IV过程能定向改变其遗传特性达到目的 | |
C. | 通过III→VI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
D. | 过程VI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