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C.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D.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答案】B
【解析】
(1)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为促进或抑制。
(2)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3)在一个反射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A、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因为膜需要融合,故A正确。
B、过程②是钠离子内流,但不是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是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后导致的动作电位的产生,故B错误。
C、过程③是将神经递质重新摄入到突触前膜内,所以可以避免神经递质一直存在突触间隙中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故C正确。
D、轴突末端细胞膜对钙离子通透性瞬间增大促进了过程①即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故D正确。
故选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A-a),发生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该地区正常人群中有1/22携带有致病基因。
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Ⅱ3的外祖父患有红绿色盲(B-b),但父母表现正常。
【1】细胞在合成CFTR蛋白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等物质(写出两种)。
【2】正常的CFTR蛋白约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决定CFTR蛋白的基因至少由_________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3】Ⅱ6和Ⅱ7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Ⅱ3和Ⅱ4的子女同时患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______。
【5】对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致病基因遵循伴性遗传规律B.致病基因之间遵循分离定律
C.两者之间能发生基因重组D.两者之间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6】画出III8产生的卵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新的地区新建一蜗牛种群,蜗牛被鸟类捕食,鸟在石头上打破蜗牛,吃掉柔软的身体留下外壳。有的蜗牛有条纹有的则无条纹。记录的相关数据见表。
表鸟类捕食不同品种蜗牛的情况
【1】请在答题纸上将表中数据转换为柱形图,以显示两种蜗牛被鸟类捕食的概率____ 。
【2】预测经过几个世代后,有条纹和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蜗牛条纹受控于常染色体上1对基因A(有条纹)、a(无条纹)。在新建的这一蜗牛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__________。
两个森林群落景观如图
【4】物种多样性是代表___________组织水平和功能的基本特征。
【5】已知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公式是:D=1-si=1(niN)2。则图所示群落的D值是__________,影响两群落D值差异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调查树木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A.随机取样B.样方面积为1m2
C.样本数量足够大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神经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伴随着吸能反应B. 过程②只发生于线粒体中
C. 能量A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D. 能量B可以用于Na+进入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H2CO3反应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
B. 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
C. 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
D. 若⑤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有两对相对性状,高蔓与矮蔓,抗病与感病,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4种育种方法,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通过方法①获得的F2可能有3中基因型
B. 方法②在进行加倍操作时,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 方法③还可以采用化学因素或生物因素来处理
D. 方法④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组成肉毒素的元素一定只有C、H、O、N
B. 图中该片段由5种氨基酸组成,有4个肽键
C. 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
D. 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主要原因是肽键发生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对1处和6处的作用相同
B.生长素在茎部和根部的运输方式不相同
C.两种现象不是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图中现象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