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图可表示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 |
B. |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
C. | 丙图可表示受精卵刚形成时 | |
D. | 丁图可表示动物个体发育时第二次分裂后期 |
分析 分析柱形图:甲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甲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乙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由此可见,乙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丙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丙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有丝分裂末期;丁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 解:A、甲图中含有染色单体,不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
B、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但不能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
C、丙图中染色体和DNA含量与体细胞相同,可表示受精卵刚形成时,C正确;
D、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不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柱状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重点考查柱形图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能根据染色体:染色单体:DAN的比值和染色体含量来判断细胞可能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黄石期末)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易使人产生肌肉发酸、乏力现象
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
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B. |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 ||
C. | 原始生命的诞生和生物的死亡 | D. | 生产者和分解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抑制膜上载体的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主动吸收矿质离子 | |
B. | 精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且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 |
C. | 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 | |
D. | 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在无氧条件下其细胞内的物质氧化过程完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 |
B. | 细胞内水分减少 | |
C. | 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 | |
D. | 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pH值 | 5.8(对照) | 4.0 | 3.0 | 2.0 |
桃树 | 2.20(100) | 2.19(9 9.55) | 2.13(96.82) | 1.83(83.18) |
腊梅 | 3.65(100) | 3.58(98.08) | 3.44(94.25) | 2.95(80.82) |
木樨 | 1.07(100) | 1.07(100) | 1.05(98.13) | 0.96(89.7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科学家及实验方法 | 结论或观点 |
A | 摩尔根用类比推理法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 基因在染色体上 |
B | 艾弗里将从S型菌中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 只加入DNA时,R型菌才可转化为S型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C | 赫尔希和蔡斯用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 | 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
D | 科学家用假说-演绎法研究DNA复制 | DNA为半保留复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