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和实验原理,完成下列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1)实验材料 :0.1%NaOH的溶液、0.01%CuSO4溶液、鸡蛋、人的唾液、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
(2)实验原理:已知鸡蛋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产生紫色物质,即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如果通过实验证明唾液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即可证明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
第一步:制备蛋清液。取生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要破坏蛋黄),取少许蛋清注入烧杯中,加入30mL清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
第二步:取两支试管,编号为1号、2号。在1号试管中注入2mL人的唾液,在2号试管中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分别向2支试管中各加入1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震荡摇匀,再分别向2 支试管加入4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等量的蛋清液 对照
第三步:NaOH溶液, CuSO4 溶液
实验结果:静置一段时间后,2支试管都出现紫色
结果分析:1号试管与2号试管现象相同,说明1号试管含有跟蛋清相同的成分---蛋白质,1号试管人的唾液主要成分为唾液淀粉酶,所以唾液淀粉酶为蛋白质。
【解析】
试题分析: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NaOH的溶液和0.01%CuSO4溶液。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中,能与CuSO4反应产生紫色物质,即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因此,如果通过实验证明唾液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即可证明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生物实验必须遵循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的原则。因此,两个试管中的液体量应相等,用富含蛋白的蛋清液作对照。在实验时,必须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即NaOH溶液,震荡摇匀,形成碱性环境,然后才能加双缩脲试剂B即CuSO4 溶液3—4滴。
实验结果:静置一段时间后,2支试管都会出现紫色反应。说明1号试管含有跟蛋清相同的成分---蛋白质;1号试管是人的唾液,主要成分为唾液淀粉酶,所以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结果分析:1号试管与2号试管现象相同,都出现了紫色反应,
注意: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涮洗。
考点:蛋白质的鉴定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了解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掌握有机物鉴定的实验操作步骤。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过程)。图21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____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K的间接作用是通过________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
(3)请根据下列出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溶栓效果,并在下面横线位置上,补全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缓冲液、量筒、试管和秒表。
实验步骤:
| 加入物质的成分 | 试管1 | 试管2 |
1 | 纤维蛋白块 | 1g | 1g |
2 | 缓冲液 | 1mL | 1mL |
3 | 纳豆激酶(NK)溶液 | 1mL | / |
4 | ____________ | / | 1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过程)。图21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____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K的间接作用是通过________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
(3)请根据下列出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溶栓效果,并在下面横线位置上,补全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缓冲液、量筒、试管和秒表。
实验步骤:
|
加入物质的成分 |
试管1 |
试管2 |
1 |
纤维蛋白块 |
1g |
1g |
2 |
缓冲液 |
1mL |
1mL |
3 |
纳豆激酶(NK)溶液 |
1mL |
/ |
4 |
____________ |
/ |
1mL |
观察记录:观察纤维蛋白块分解情况,并记录分解的____。
请预测一种实验结果并分析:
(4)继续研究NK的化学组成:因为纳豆激酶存在于____,可直接利用纳豆菌发酵液的上清液,进一步____,鉴定其化学组成。
(5)由于NK在60℃时迅速失活,可通过________(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其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过程)。图21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 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 。
(2)NK的间接作用是通过 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
(3)清根据下列出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溶栓效果,并在下面横线位置上,补全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缓冲液、量筒、试管和秒表。
实验步骤:
加入物质的成分 | 试管1 | 试管2 | |
1 | 纤维蛋白块 | 1g | 1g |
2 | 缓冲液 | 1mL | 1mL |
3 | 纳豆激酶(NK)溶液 | 1mL | / |
4 | / | 1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过程)。下图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______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K的间接作用是通过________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
(3)请根据下列出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溶栓效果,并在下面横线位置上,补全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缓冲液、量筒、试管和秒表。
实验步骤:
| 加入物质的成分 | 试管1 | 试管2 |
1 | 纤维蛋白块 | 1 g | 1 g |
2 | 缓冲液 | 1 mL | 1 mL |
3 | 纳豆激酶(NK)溶液 | 1 mL | / |
4 | ________ | / | 1 mL |
观察记录:观察纤维蛋白块分解情况,并记录分解的______________。
请预测一种实验结果并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继续研究NK的化学组成:因为纳豆激酶存在于________,可直接利用纳豆菌发酵液的上清液,进一步________,鉴定其化学组成。
(5)由于NK在60 ℃时迅速失活,可通过________(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其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过程)。下图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______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K的间接作用是通过________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
(3)请根据下列出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溶栓效果,并在下面横线位置上,补全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缓冲液、量筒、试管和秒表。
实验步骤:
| 加入物质的成分 | 试管1 | 试管2 |
1 | 纤维蛋白块 | 1 g | 1 g |
2 | 缓冲液 | 1 mL | 1 mL |
3 | 纳豆激酶(NK)溶液 | 1 mL | / |
4 | ________ | / | 1 mL |
观察记录:观察纤维蛋白块分解情况,并记录分解的______________。
请预测一种实验结果并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继续研究NK的化学组成:因为纳豆激酶存在于________,可直接利用纳豆菌发酵液的上清液,进一步________,鉴定其化学组成。
(5)由于NK在60 ℃时迅速失活,可通过________(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其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