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哥徳堡大学教授一项研究发现北京雾霾空气中的细菌平均含有60多种耐药基因,为了明天不至于无药可用,关健要严格管控抗生素的滥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突变
B.“超级细菌”的抗药性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C.抗药性基因頻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D.即使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突变也可能会发生

分析 基因突变的特征: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低频性等.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也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只能发生基因突变.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

解答 解:A、细菌发生的突变类型只有基因突变,细菌细胞中无染色体,A错误;
B、超级细菌的抗药性是药物选择的结果,基因突变都是不定向的,B错误;
C、基因频率的改变,表示细菌发生进化,但未有新物种的形成,C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即使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突变也可能会发生,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雾霾为题材,考查了基因突变、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以及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的区别,识记基因突变的范围和特点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发生的变化有(  )
①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②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  
③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  
④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血友病是 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 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 XXY 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
B.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
C.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frac{1}{2}$
D.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一表示神经控制胰岛分泌激素的部分信号通路,神经兴奋可促使胰岛产生激素,图二表示在进食后若干小时内胰岛分泌激素的变化情况.

(1)图一中1所代表神经元的结构是树突,2所代表的结构是突触.
(2)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些激素可调节血糖平衡,图二中a、b两曲线分别代表两种激素不同的变化趋势,则其中a表示胰岛素变化情况.
(3)图一结构2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为神经递质.
(4)若给A处施加一个刺激,则A处Na+变化为Na内流,电位变化为由外外正内负→外负内正,此后,B、C、D各点能检测出同样的电位变化的是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酵母菌是发酵酿酒中常用到的菌种.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细胞中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四步.为了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过程,保持细胞内外的PH一致,在样品处理的透析阶段,应将酵母蛋白溶液放入PH较低的缓冲液中.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原因是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顺序,降低分离效果.
(2)用酵母菌酿制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18-25℃;若所用果汁中混入了醋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仍不会出现醋酸,其原因是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
(3)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是发酵酿酒的关键环节.为了筛选出酵母菌,一般在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抑制细菌的生长.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进一步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接种环温度过高,菌种被杀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三种单细胞生物均具有细胞壁、没有核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它们生活所需条件如表(“√”表示需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生物必需的生活条件
O2CO2C6H12O6NH3
 
A.甲能用叶绿体将CO2和H2O转化成有机物
B.乙可能是异养型生物
C.丙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能量来源是氨的氧化
D.甲、丙是需氧型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2)图乙中的l表示突触小泡,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细胞器)有关,1中物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释放的方式是胞吐,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假如丙图中的Y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兴奋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作用.
(4)请在乙图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兴奋传导的方向,并简述理由.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6)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神经递质,若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表现出的病状是肌肉松驰(肌无力),这种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A.①⑦B.①②⑥C.①③④⑦D.①②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