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C、若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此反应即是反射
D、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
解答: 解:A、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弧,A正确;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正确;
C、刺激③处,由于③位于传出神经上,所以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是不能称为是反射,C错误;
D、兴奋在图中②突触结构中的传递是单向的,这决定了神经传导的方向只能是:从①→②→③,从而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和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神经垂体没有激素分泌能力.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乙中属于腺垂体的是
 
;物质b是
 
;已知物质a是蛋白质类激素,若给动物饲喂含有物质a的食物,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物质c的量将
 

(2)物质c对下丘脑和甲的活动起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升高,导致物质d的分泌量
 
.在这神经调节过程中,感受器、神经中枢均位于
 

(4)A点受到适宜刺激后引起兴奋;该点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为
 
,电流表将发生的偏转情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比喻,使人们想到牧童在放牧时,只管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有人把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称作“牧童经济”,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牧童经济会迅速造成大量自然资源的消耗
B、牧童经济会造成废物大量积累,环境污染加重
C、地球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可以无限获取生存资源,牧童经济也有其科学之处
D、牧童经济会导致物种减少、沙尘暴频发、温室效应加剧等生态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丁期的子细胞有4条染色体
B、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相等
C、甲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丙期是辨认染色形态数目最佳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示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种群由理想环境进入有限的生活环境
B、b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C、c点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D、d点时种群数量最多,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DNA,四种碱基的比率是0.28A、0.32G、0.16C、0.24T.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DNA分子(RF),则在RF中四种碱基A、G、C、T的比率依次是(  )
A、0.26、0.24、0.24、0.26
B、0.24、0.26、0.26、0.24
C、0.28、0.32、0.16、0.24
D、0.24、0.16、0.32、0.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高等绿色植物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合成ATP
B、线粒体只分解有机物,叶绿体只合成有机物
C、有氧条件下,细胞溶胶及叶绿体基质均能产生还原性氢
D、缺水对旱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效应是导致碳反应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
B、细胞内水分减少
C、细胞内色素减少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分析下列与遗传和变异以及育种有关的问题:

(1)已知野生黍类和玉米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2、20.以野生黍类为母本,玉米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可得到“野生黍类-玉米”杂种幼苗.为观察“杂种幼苗”染色体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
 
做临时装片,用
 
染色,通过观察、计数,该幼苗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2)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的③表示
 
技术,④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
 
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
 

(3)水稻(2N=24)正常植株(E)对矮生植株(e)为显性,抗病(F)对不抗病(f)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①在♀EE×♂ee杂交中,若E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
 

②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E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U变为C,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C.与正常植株相比,
 
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
③现有正常不抗病和矮生抗病两种纯种水稻,希望快速得到正常抗病纯种植株,应采取的育种方法是
 

(4)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
①若图2为一只红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②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