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中,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数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段。图乙中1的名称是____。
(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消失于图____。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图甲中的2n=____。
(4)图乙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___,引起不同的原因是____,此时有染色体____条,DNA分子____个,染色单体____条。
(5)数染色体数目最好的时期是图甲中的____段,乙图中的___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之比为____。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图乙中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图____、图____、图____、图____,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f或fk 细胞板CEDABFCA6A着丝粒分裂12120cd或hiD1∶2∶2CEBF动物细胞在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植物细胞没有此现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考查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DNA数目变化的理解。根据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可以判断,图乙中A处于后期,B处于末期开始,C处于间期,D处于中期,E处于前期,F处于末期结束。根据DNA数目变化,图甲中ab段为间期,bc、cd、de、ef分别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1)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结束,图甲中af或fk段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乙中1为高尔基小泡聚合而成的细胞板。
(2)根据分析,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EDABF。染色单体在间期DNA复制后形成,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
(3)图甲D中含有6条染色体,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图甲中的2n=6。
(4)图乙A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数是其他细胞中的二倍,此时有染色体12条,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共含有DNA分子12个,染色单体0条。
(5) 图甲中cd或hi段或图乙中的D细胞处于中期,此时染色体螺旋到最大程度,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细胞内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之比为1∶2∶2。
(6) 图乙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C间期、E前期和B、F末期,具体表现是:动物细胞在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植物细胞没有此现象;分裂前期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染色体,动物细胞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分裂末期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膜缢缩使细胞质分开,植物细胞通过细胞板分隔细胞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下面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B.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C.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D.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
A.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核杆菌等致病细菌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人体依靠细胞免疫的途径来消灭这些病原体,下列能促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是 ( )
A. 记忆细胞 B. 效应T细胞 C. 浆细胞 D. 吞噬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编程性死亡
B. 不利于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C. 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D. 凋亡速率与该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分生区细胞的是____,其特点是_______。
(2)调换高倍镜观察,使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方向)移动。
(3)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中,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
(4)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____期,其原因是_________。
(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染上颜色(紫色或红色),便于观察清楚。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是____性染料。
(6)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开始实验时剪取2~3 mm根尖,放入解离液中,其目的是_____。如果解离用了25 min,那将会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速度曲线,其体现了酶的( )
①化学本质②高效性③催化特性④作用条件较温和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研究苹果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苹果,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苹果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安装成如图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 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说明苹果细胞进行的是无氧呼吸
C. 实验前应对苹果碎屑消毒
D.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
A. 1/3 B. 1/4 C. 1/2 D. 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