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和ab | |
B. | 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 |
C. | 甲→乙过程发生的变异可来源于四分体内部的交叉互换 | |
D. | 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分析 分析题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乙表示有丝分裂,甲→丙表示减数分裂.
解答 解:A、据图分析未发生基因基因突变和交又互换,丙的子细胞基因型应该一样,A错误;
B、分析图解可知,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
C、图乙是有丝分裂中期,而交又互换只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C错误;
D、图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通常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有7条食物链 | |
B. | 螳螂为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 |
C. | 螳螂和黄雀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 |
D. | 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绿色植物、各种动物和细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真核细胞增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 |
B. | 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过程中均有核糖核酸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 |
C. | 生物体内的干细胞均是未经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 |
D. | 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膜的存在使图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在不同的区域进行 | |
B. | 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都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 | |
C. | 该图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
D. | 从图中可知,生物性状与基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胰酪蛋白胨 | 15.0g/L |
大豆蛋白胨 | 5.0g/L |
酵母粉 | 5.0g/L |
氯化钠 | 5.0g/L |
L-半胱氨酸盐酸盐 | 0.4g/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重组不一定发生在生殖过程中 | |
B. |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型,但不一定出现新性状组合 | |
C. | 发生基因重组的非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
D. | 有丝分裂中细胞内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可实现基因重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胚芽鞘的弯曲度 | |
B. | 胚芽鞘向右弯曲的主要原因是右侧细胞生长速率快于左侧 | |
C. | 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 |
D. | 在黑暗中培养的目的是防止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灰身刚毛 | 灰身截毛 | 黑身刚毛 | 黑身截毛 | |
♂ | $\frac{3}{15}$ | $\frac{3}{15}$ | $\frac{1}{15}$ | $\frac{1}{15}$ |
♀ | $\frac{5}{15}$ | 0 | $\frac{2}{15}$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情况如图甲所示。现将胚芽鞘尖端去除,再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其弯曲角度(如图乙所示)。则N1、N2、N3三种浓度所引起的弯曲角度α1、α2、α3的情况最可能是( )
A.α1>α2>α3 B.α2<α3<α1
C.α1>α2,α2<α3 D.α1>α2,α2=α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