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请回答下列有关酶的问题.
(1)如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人体内某种酶作用于一定量的适宜物质(底物),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若其他条件不变,将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一中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2)如图2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3)酶之所以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能
 

(4)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1和2;
②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1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将两只试管分别置于80℃恒温水浴5分钟;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管,振荡摇匀,再置于8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两种可能原因: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促反应的原理
专题:
分析:此题结合曲图和实验考查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以及酶促反应的主要原理.酶的活性主要受到温度和pH值的影响,另外酶的浓度和底物的浓度也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酶促反应的原理使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据此答题.
解答: 解:(1)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人体内某种酶作用于一定量的适宜物质(底物),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若其他条件不变,将酶的浓度增加一倍,会使酶促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一倍,但是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据此作图.
(2)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达到最大值,人体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人体温度37℃左右,在此温度催化效率最高,低于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效率比较低,由此可以看出,符合要求的是C.
(3)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
(4)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没有观察到气泡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温度过高,使酶失去了活性导致实验失败;也可能是因为高温条件下过氧化氢已经全部分解,此时由于底物已经消失,也不会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故答案为:
(1)
(2)C
(3)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去活性;高温使底物过氧化氢全部分解完毕.
(或:既有过氧化氢酶变性,又有底物被全部分解)
点评:此题结合曲线以及实验设计考查酶活性的影响因素以及酶促反应的原理,难度适中,比较综合,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识图以及作图能力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射(  )
A、初生婴儿会吮吸
B、衣藻游向光适宜的水域
C、寒冷时全身颤抖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说法,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不等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糖类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的组成成分中有单糖
B、葡萄糖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C、淀粉和糖元是人体内的贮能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结合.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D、保护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图1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2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图3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
 
细胞.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
 
期,处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
 
.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
 
条.
(3)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物质主要是
 

(4)图3中属于分生区细胞的是
 
(填图中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Ⅰ、调查统计和实验探究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相关问题:
(1)心血管病是全球人类因病死亡的“头号杀手”,图1表示调查得到的四个国家男性和女性每
100000人中死于心血管病的比率.
①图1显示的死亡率的差异表现在
 
(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②如果说造成上述4国死亡率差异的原因与酒精摄入量有关,请你尝试写出一种探究酒精摄入量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关系的假设
 

Ⅱ、荔枝果皮中存在多酚氧比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而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及微生物等因素都会影响果蔬的保鲜效果.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和无氧条件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假定优质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的百分率应低于15%)
【实验一】:探究无氧条件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假设: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无活性,无法催化褐变反应.
供选材料: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2%次氯酸钠溶液、CO2气体、氧气、保鲜袋等.
供选仪器:恒温箱、充气装置.
实验方案:①预处理:将刚采收回来的新鲜荔枝去柄,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果、晾干.
②施加实验条件实施实验.
(2)①若上述实验假设成立,请完成表.
  实验施加条件 实验结果(有无褐变)
实验组
 
对照组 保鲜袋内充入足量的空气
 
实验结果: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果实无褐变.
②既然无氧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你认为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供选材料: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2%次氯酸钠溶液、保鲜袋、标签、实验记录纸、笔等.
供选仪器:恒温箱.
(3)图2是该同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获得的折线图.请以此图为依据补充完善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①预处理:将刚采收回来的新鲜荔枝去柄,用2%次
氯酸钠溶液浸果、晾干.
②确定测量指标.
③选择实验材料、分组并施加实验变量.
选材分组:
 

设计实验变量梯度;
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⑤实验结果:每组发生褐变荔枝的面积(%)(假定每组荔枝表皮总面积为100).
组一1:褐变面积2.8;组一2:褐变面积3.2;
组二1:褐变面积8.1;组二2:褐变面积8.3;
组三1:褐变面积10.3组三2:褐变面积13.7;
组四1:褐变面积27.2;组四2:褐变面积23.8;
组五1:褐变面积68.7;组五2:褐变面积72.3;
组六1:褐变面积98;组六2:褐变面积95;
(4)针对实验方案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合适的表格表达.
 

(5)【结论】综合以上二个实验的结果可见,无氧条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都有影响.根据对以上图表数据的分析可知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是
 
.如果要探究荔枝保鲜效果的最佳环境条件,你认为对上述实验需要进一步完善并探究的课题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纯合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
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中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D、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物质,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该过程(  )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是无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