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下列有关蓝藻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仅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含有光合作用的酶和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C.拟核有核膜而无核仁
D.蓝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其次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具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除了核糖体外,还具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核酸,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解答 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A正确;
B、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作用的酶和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其拟核没有核膜和核仁,C错误;
D、蓝藻细胞中含有DNA和RNA,其遗传物质是DNA,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点,认同细胞结构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生物学观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农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过人工方法获得无子果实的措施是( )

A.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B.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C.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D.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C.T表示胸腺嘧啶,因而ATP的结构与核苷酸很相似
D.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下列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结构中均可以发生A-U配对现象
B.a、b、d 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c 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不需要b、c 的参与
D.a、c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物质H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P;SARS病毒体内物质F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氨基酸.
(2)F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主要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空间结构决定.
(3)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B主要是指淀粉.
(4)相同质量的B和D彻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较少的是B.
(5)禽流感病毒和乙肝病毒中组成H的基本单位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6)小分子G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N碱基、五碳糖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清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硝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分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幽门盲囊蛋白酶.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2、8.
③为了控制试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恒温箱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不能.理由是:在15℃~18℃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一直在增强,没有出现下降的拐点,所以不能得出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供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淀粉和脂肪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哪一实例能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A.Mg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组成成分
B.植物缺Fe时叶片光合作用减弱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D.人体内氧元素含量很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同学们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1.4g
Na2HPO42.1g
MgSO4•7H2O0.2g
葡萄糖1g
尿素10g
琼脂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mL
(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使指示剂变为红色.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尿素和葡萄糖,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置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纤维素,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配置培养基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法为高压蒸汽灭菌.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如果培养基某部位出现透明圈 现象则说明存在纤维素分解菌.
(3)一同学在纯化该类生物时,发现涂布的培养基上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应该采取增大稀释倍数措施避免出现此现象.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