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Ⅰ.下图1中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对,染色体组_______个。
(2)图1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B中的_______(数字)时段。图B的6-8时段对应图2中的______。
(3)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注:Aa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应是图3中的_______。
Ⅱ.下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则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条,表示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是_______,图C细胞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答案】(第一)极体 0 2 8-9 Ⅲ A Ⅱ. 4 BD 精细胞
【解析】
分析图1: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B中0~2可表示间期,2~6可分别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末期,5~9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其中8~9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 :①为染色体、②为染色单体、③为DNA分子,Ⅰ中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数=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Ⅲ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数=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Ⅰ.(1)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则在雌性动物中为第一极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2)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在图B中的8~9时段;图B的6-8时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对应图2中的Ⅲ。
(3)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因此应选择雄性的隐性纯合子。由于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XY,因此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形态要小,故选A。
Ⅱ.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布于细胞中央,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因此该动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表示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是BD;图C次级精母细胞的子细胞为精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①~③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B. ②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C. ③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肌细胞
D. 三种方式中,②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病,危害性大,死亡率高。HIV把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的数量变化,A、B和C为HIV侵入后的不同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输血不当感染了HIV,在HIV侵入T细胞之前,通过体液免疫形成的___________能与HIV结合形成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同时一部分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使侵入T细胞内的病毒失去藏身之所最终被清除,即图中所示___________阶段。
(2)B阶段,HIV快速繁殖,使T细胞___________而数量下降,血液中HIV浓度升高,但免疫系统仍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故机体尚无症状,仍处于___________期。
(3)C阶段,机体往往由于病原体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而死亡。联系免疫系统的功能,分析患者死亡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5/8B.3/5C.1/4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内物质的转变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④过程产生的ATP最多,①过程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B.进行②过程的CO2只来自大气, 产生的C6H12O6存在于液泡中
C.进行③过程时需有水参与,产生少量ATP
D.给植物浇H218O,根细胞会产生C18O2,④过程不会产生H2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某动物细胞进行分裂的部分过程。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的卵巢
B.图中RNR排列在一起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C.有“偏向”的染色体分离不利于遗传多样性
D.染色体分离的极性依赖于微管蛋白的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IAA(生长素)对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调节,科研人员做了系列实验。
(1)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实验处理 | 授粉 | 未授粉 | ||
不涂抹IAA | 不涂抹IAA | 在子房上 涂抹IAA | 在花柄上 涂抹IAA | |
果实平均重量(g) | 4.1 | 0 | 5.3 | 0 |
①1组番茄花发育成果实,其子房生长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于发育着的_______。
②比较2、3组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3、4组实验结果,推测IAA不能______。
(2)根据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认为芽产生的生长素并不用于调节子房发育成果实。为此,科研人员建立了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请利用该模型,完成验证该推测的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
实验处理 | 放射性检测结果比较 | |||||
3H-IAA | NPA | a段 | b段 | c段 | d段 | |
Ⅰ组 | 施加 | 施加 | Ⅰ组<Ⅱ组 | |||
Ⅱ组 | ? | ? |
注:NPA为生长素运输阻断剂。
①表中Ⅰ组应在图1的________(选填“1”、“2”或“3”)处施加3H-IAA,在________(选填“1”、“2”或“3”)处施加NPA。
②Ⅱ组“?”处的处理从左到右依次应为____。
③请在表中填写a、b、c段的预期结果。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IAA对果实发育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实验处理及各组所结果实平均重量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在花柄处施加NPA,“-”表示未进行该处理)。
据图2分析,授粉后在花柄处施加NPA导致番茄不能结实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在果业生产中,有人质疑生长素类似物的使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请你结合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撰写一段文字,向公众进行科学解释。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调查自来水的质量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锥形瓶取水样前,可采用____法对锥形瓶灭菌。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___ 。
(2)自来水水样需用____进行梯度稀释后再涂布平板,培养结果如图所示,推测该同学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能据菌落数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的原因是____。
(3)测定自来水中细菌的含量除采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法对菌落数进行测定。为鉴别水样中大肠杆菌,培养基中还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
(4)经基因工程改造后的大肠杆菌可以生产出耐受性较好的碱性蛋白酶,目前可以采用固定化酶技术多次重复使用酶以降低成本。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____法固定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图表示用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占实验开始时的比值;图乙表示水稻根细胞吸收离子与氧分压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的装置不仅容器相同,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是相同的,这是该实验的_____________变量。
(2)不同植物在相同的环境中吸收的离子不同,从根本上分析是细胞核内_________决定的。
(3)图乙中当氧分压为0时,水稻对离子的吸收不为0,因为水稻可通过_________(生理过程)获得少量能量,若水稻长时间处于此状态下,则会发生烂根现象,这与该过程产生的__________有关,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4)试分析图甲中某些离子浓度高于开始时培养液浓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5)若对离体的某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K+、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该种细胞,则Ca2+、K+、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吸收均受到明显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