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 | 调查方法 | 生活习性 | 胃内容物 | 每个月固定在15日调查(单位:103个) | |||||||||||
甲 | 样方法 | 水面漂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乙 | 样方法 | 根系长在水底淤泥中 | 3 | 3.5 | 4 | 4.5 | 4.2 | 3.8 | 3.5 | 3 | 3.2 | 4 | 3.9 | 3.7 | |
丙 | 标志重捕法 | 各水层 | 有植物纤维、叶绿体 | 2.1 | 2.5 | 3 | 3.2 | 4.5 | 3 | 2.5 | 2 | 2.4 | 3.1 | 3 | 3.1 |
丁 | 标志重捕法 | 各水层 | 有植物纤维、肌纤维 | 1.6 | 2 | 2 | 2.1 | 2.3 | 2.5 | 2.8 | 3 | 2.7 | 2.8 | 2.2 | 2.3 |
分析 此题重在看清、弄明白表格表达的内容,抓住生活习性和胃内容物可知;丁胃内容物中有肌纤维可知丁可吃动物,而甲和乙都是生产者,而丙体内有植物纤维同时各水层有分布,所以丙为动物可以食甲和乙;同样丁胃内容物中有植物纤维同时各水层有分布,所以可得出丁可以食甲和乙.当然同时也要认真绘制好池塘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可以从中看出它们的食物关系.具体的食物关系图为:
解答 解:(1)采用样方法时,要注意随机取样.这是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估算值更能接近真实情况.
(2)根据分析可知,池塘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具体见答案.
(3)甲与乙争夺阳光等资源,为竞争关系;丁捕食丙,丙与丁都捕食甲,故丙与丁的关系是竞争与捕食.
(4)在种群的特征中,年龄组成能预测一个种群未来变化方向.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
(5)影响丙种群数量变化的外部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故答案为:
(1)随机取样
(2)
(3)竞争 竞争与捕食
(4)年龄组成 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5)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识记生物的种间关系,识记种群的特征,识记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再对各小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渭南市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信息的过程就是观察
B.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既往实验对将来的事件做出推论
C.预测必须是正确无误的
D.通过测量科学家能把观察的结果表达得更加精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管号 试剂(mL) | 1 | 2 | 3 | 4 |
蒸馏水 | 1.4 | 1.4 | 1.4 | 1.5 |
pH=7.5的缓冲液 | 0.2 | 0.2 | 0.2 | 0.2 |
纤维素悬浮液 | 0.3 | 0.3 | 0.3 | 0.3 |
微生物A提取液 | 0.1 | |||
微生物B提取液 | 0.1 | |||
微生物C提取液 | 0.1 | |||
总体积 | 2.0 | 2.0 | 2.0 | 2.0 |
微生物A提取物 | 微生物B提取物 | 微生物C提取物 | |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 |
B. | 杂交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 |
C. | 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 |
D. | 单位倍体育种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 | |
B. | 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 | |
C. | 腌制后期乳酸菌含量会急剧下降 | |
D. | 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 |
B. |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 |
C. | 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 |
D. |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同步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