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红茶菌液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能帮助消化,治疗多种胃病,又称为“胃宝”,制作流程是:制备红茶糖液→接种红茶菌种→发酵→红茶菌液.据此回答:
(1)红茶菌种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体,可以用
 
法分离纯化得到不同的菌种.
(2)接种活菌之前红茶糖液先煮沸,目的是
 
,然后冷却,以防止
 

(3)马铃薯去皮鲜切后,很容易发生由多酚氧化酶(PPO)催化的酶促褐变,严重影响外观.为了探究红茶菌液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作用及机理,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步骤:
分三组,其中A组(实验组)处理液是
 
,B组是红茶糖液,C组是
 

用各组处理液浸泡鲜切马铃薯条30min,取出后进行相同的风干、包装和冷藏处理.将马铃薯条保存5天,
 
,并进行记录.
实验结果:如如图所示.

②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还需要控制
 
等无关变量.
③根据上图结果分析实验可知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微生物的利用
专题:
分析:分析柱形图: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红茶菌液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作用及机理,A组(实验组)处理液是红茶菌液、B组是红茶糖液、C组是蒸馏水.由图可知,红茶菌液对鲜切马铃薯有一定的保鲜或防褐变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由红茶糖液发酵所带来的.
解答: 解:(1)分离菌种常用稀释涂布或平板划线法.
(2)在接种之前,红茶糖液要先煮沸后冷却,煮沸是清除培养液中杂菌,冷却是防止高温杀死红茶菌种.
(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红茶菌液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作用及机理.
①由柱形图可知:A组(实验组)处理液是红茶菌液、B组是红茶糖液、C组是蒸馏水,每天测定各组PPO活,并进行记录.
②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各组处理液的量要相等,马铃薯条数量相同、形状大小一致等无关变量要相同.
③根据结果得出结论:红茶菌液对鲜切马铃薯有一定的保鲜或防褐变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由红茶糖液发酵所带来的.
故答案:
(1)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
(2)清除培养液中的杂菌    高温杀死红茶菌种
(3)①红茶菌液   蒸馏水    每天(或定时)测定各组PPO活力
②各组处理液的量要相等,马铃薯条数量相同、形状大小一致.
③红茶菌液对鲜切马铃薯有一定的保鲜(或防褐变)作用,发挥作用的物质可能是由红茶糖液发酵产生的.
点评: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柱形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五种反应: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依次属于: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的何种(  )
A、②③①④③
B、②①④①③
C、④③②②①
D、④③②①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分析正确的是(  )

①I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③某段DNA中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I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⑤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I、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
A、①④B、②⑤C、④⑤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下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菌株Q的主要步骤.

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
 

(2)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
 

(3)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
 

(4)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
 
次.
(5)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锥形瓶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现有一果蝇基因组成如图I所示,长翅(A)对残翅 (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红眼与白眼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2)若图2为该果蝇的一个卵细胞,则该卵细胞染色体组成异常的原因为
 
与该卵细胞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是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3 )若该果蝇与某果蝇杂交,后代的长翅比例为
1
8
,则该果蝇的基因型是
 

(4)若在果蝇的群体中,残翅基因的频率为
1
10
,那么该果蝇与群体中一长翅果蝇交配,后代为残翅的概率为
 

(5)若果蝇群体中,还存在灰身(D)与黑身(d)性状,试设计二个调査方案,判断D、d基 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写出简单的调査思路,并预测调査结果 及相应的结论.
调査思路:
 

预测调査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若
 
,则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
 
,则位于常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有关生物技术的问题.
I、抗体的制备经历了细胞学层面和分子学层面两种合成途径的研究.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在获取抗体之前,需要向健康人体注射特定抗原(如乙肝疫苗),并且每隔一周重复注射一次.免疫学称细胞A为
 
,该细胞在人体主要介导
 
免疫.
(2)过程①至②抗体的获取称为
 
,其中①是
 
过程,Y细胞称
 

II、上图中,结构甲的建构可用下图1和2表示.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下表所示.
限制酶 MspⅠ BamHⅠ MboⅠ SmaⅠ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3)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其产物长度为
 

(4)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中分离出图1及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
 
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5))上述结构中的建构过程可知,在限制酶作用下得到的产物有多种,生产上多采用
 
技术来降低目的基因分离提取的难度,也有利于限制酶的回收和再利用.
(6)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拼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添加
 
 
(固体/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前,培养基必须先经过灭菌,所用的方法是
 
;采用
 
的方法接种以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体内不同的信息分子必须与相应的受体(化学本质多为糖蛋白)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图甲是植物体内生长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的生理效应示意图,图乙所示为人体“重症肌无力”成因:由于机体能产生一种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图丙所示为“Graves氏病”成因:由于机体能产生一种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种抗体的分泌.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所示的
 
引起
 
(细胞器)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
 
的转运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而使细胞生长.可见,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
 
.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Ca2+促进
 
(细胞器)发挥作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2)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
 
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
(3)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
 
 
,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
 
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4)根据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
 
,X激素的分泌量
 
.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
 
,但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
 
散热量.
(5)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属于
 
,因而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6)由上述分析可知,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方式有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初冬霜冻之后,植物叶片中的细胞液浓度会增高以防止结冰.细胞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①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②葡萄糖合成淀粉
③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增大
④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减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I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 中不会出现截毛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