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植物的代谢情况,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其中乙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闭玻璃罩内一昼夜 CO2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温度高于 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B.乙图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 D 点开始的,一昼夜玻璃罩内 O2减少
C.丙图中,b 代表光下植物净光合量,m 点时产生 ATP 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丁图中,bc 段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是温度,与d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中 C5含量减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⑥③④② | B. | ⑥④⑤③ | C. | ⑥③①④ | D. | ⑦③⑤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⑤ | B. | ②④⑤⑥ | C. | ①②③⑤⑥ | D. | ②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别 | A | B | C | D |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 4.0 | 4.0 | 0.8 | 0.8 |
培养液体积/mL | 200 | 800 | 200 | 800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九中高三第四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与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酒需利用________(填微生物名称)进行发酵。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 ___和____ ____。
(2)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获取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氮源、________和________。
(4)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急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
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配制培养基 → 灭菌、倒平板 → 接种 → 培养 → 观察
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合成________,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色环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九中高三第四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由下到上的第二条色素带颜色,与健那绿染线粒体的颜色都为蓝绿色
B.DNA 遇二苯胺被染成蓝色,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都需要水浴加热
C.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使细胞分散开,溴麝香草酚蓝使染色体着色
D.重铬酸钾溶液在浓流酸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颜色变为灰绿色,稀蛋清在碱性条件下与 CuSO4反应,颜色为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三下仿真考试(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黑龙江省东北部森林群落主要分为三个演替阶段: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针叶林为顶极群落。对黑龙江省东北部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地区 | 鸡西 | 双鸭山 | 七台河 | 鹤岗 | |
鸟类 多样性 指数 | 针叶林 | 2.045 | 1.568 | 2.007 | 1.131 |
针阔混交林 | 2.134 | 2.689 | 2.378 | 1.985 | |
阔叶林 | 1.238 | 1.256 | 1.189 | 1.058 | |
A.鸟类多样性指数高低与植物类型的丰富程度有关
B.针叶林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群落
C.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鸟类的多样性持续增加
D.可通过样方法采集数据,再统计计算多样性指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三下保温考试(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刚加入斐林试剂时组织样液呈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B. 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C. 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