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科学家通过对鼠近10多年的研究,不仅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学资料,而且还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使鼠成为研究高等哺乳动物的模式动物,在单克隆抗体、转基因、胚胎发育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世界上首例转基因动物是转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小鼠,其生产过程如图:

(1)生产转基因的小鼠,其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或构建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载体).
(2)对供体雌鼠甲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一段时间后与雄鼠乙交配,然后通过手术的方法从雌鼠甲的输卵管中取出受精卵.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受精卵,待卵细胞核完成减数分裂后,在精核、卵核尚未融合前,将DNA注入精核中,这表明(2)步骤取到的“受精卵”实质上正处于减 II中期(或M II中期)时期.
(4)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丙鼠内,一段时间后孕育出小鼠.为确定小鼠是否含有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通常的检测方法是取一小段幼鼠的尾巴,提取DNA后进行分子杂交检测.若要检测该转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出大鼠的生长激素,则应从小鼠内环境中提取蛋白质,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查.
(5)转入小鼠细胞内的生长激素基因,通常是随机整合进小鼠的染色体上,经检测,某些转基因小鼠的体细胞内可能含有一个或两个转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如图所示(黑点表示转基因的整合位点,等长的两条竖直线分别表示同源染色体).将某转基因小鼠与非转基因小鼠杂交,在不考虑转基因纯合致死的情况下:

①若子代转基因小鼠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转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A类型.
②若子代转基因小鼠所占比例为75%,则两个转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C类型.

分析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例:用虫食用棉花,观察其存活情况,来鉴定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
分析图2可知,A细胞的基因型相当于Aa,该个体与aa个体杂交,后代中Aa个体占50%;B细胞的基因型相当于AA,因此与aa杂交,后代转基因小鼠为100%(Aa);C细胞基因型相当于AaBb,它与aabb杂交,后代只要有一个A或B基因即为转基因小鼠,因此后代中转基因小鼠占75%.
Ⅱ、解答本小题,需要对性状逐对分析.由于毛色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根据后代中黄毛:灰毛=2:1可确定BB为纯合胚胎致死.然后再根据后代的性状推测亲本的基因型.F1中出现的正常尾雌鼠需分情况讨论,要注意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不改变.

解答 解:(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在对供体雌鼠超数排卵是,一般给雌鼠注射促性腺激;处理一段时间后与雄鼠乙交配,然后通过手术的方法从雌鼠甲的输卵管中取出受精卵.
(3)在受精作用过程中,卵细胞要准备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完成受精作用,因此图中(2)步骤取到的“受精卵”实质上正处于减 II中期.
(4)在目的基因分子水平的检测中,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一般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如果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一般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5)分析图2可知,A细胞的基因型相当于Aa,该个体与aa个体杂交,后代中Aa个体占50%;B细胞的基因型相当于AA,因此与aa杂交,后代转基因小鼠为100%(Aa);C细胞基因型相当于AaBb,它与aabb杂交,后代只要有一个A或B基因即为转基因小鼠,因此后代中转基因小鼠占75%.
故答案为: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或构建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载体)
(2)促性腺激素  输卵管
(3)减 II中期(或M II中期)
(4)DNA  抗原-抗体杂交
(5)①A  ②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和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的方法;掌握胚胎移植的过程以及相关处理措施;能够运用遗传定律进行相关计算和对基因型的分析,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一表示原核细胞内的生理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所示生理活动涉及图二的有a、b、c
B.结构丁的形成与该细胞的核仁的功能相关
C.图二b、d过程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D.酶甲和酶丙都具有催化DNA解旋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喷施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促进种子的萌发
C.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先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碘液、本尼迪特试剂、无水乙醇、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等.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两只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②然后向两支试管再各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并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5min;
③然后向A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B试管加5滴蒸馏水;
④一段时间后,将两支试管取出,各加1ml本尼迪特试剂,放入80~100°C大烧杯中水浴加热5min,并观察颜色变化.
(2)该实验步骤中有明显的错误,请更正应该使用50~65°C大烧杯中水浴加热5min.
(3)实验结果及结论:①B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A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②B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A试管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四种生物中,用哪一分类标准可将其中一种生物与其他三种生物分开(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青霉菌 ④蘑菇.
A.核DNAB.核糖体C.核膜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先减少后增加.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mol/(m2•s ),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1.8 ?mol/(m2•s ).
(3)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O2,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l8O2先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
(4)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化学性质)更稳定.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Ttgx-15)对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或答“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右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向右方B.向上方C.向左方D.向下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