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似的菠菜幼苗均分为A、B两组进行实验探究,A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B组培养在缺Mg2+的培养液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持续提供14C标记的CO2进行光合作用,然后检测并比较14C标记的有机化合物的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Mg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B组14C标记的(CH2O)的量比A组低,原因是缺少镁离子不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少,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减少.
(3)在检测过程中,发现6s后有十余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0.5s内只发现一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这种产物最可能是三碳化合物
(4)实验中的“其他条件”主要是指温度、光照和pH等(至少答两项).若在实验过程中突然停止14CO2供应,则此时两组实验中14C的含量均会升高,$\frac{C{H}_{2}O}{{C}_{3}}$比值会升高.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含有镁离子,因变量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含有镁离子,因变量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探究的题目是探究Mg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B组培养在缺Mg2+的培养液中,镁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少镁离子不利于叶绿素的合成,使得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少,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减少,故B组14C标记的(CH2O)的量比A组低.
(3)提供14C标记的CO2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后首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而被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所以0.5s内只发现一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这种产物最可能是三碳化合物.
(4)实验中的“其他条件”主要是指无关变量,主要包括温度、光照和pH等.在实验过程中突然停止14CO2供应,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14CO2会在细胞间隙积累,则此时两组实验中14C的含量均会升高.此时三碳化合物的生成减少,短时间内有机物的形成不变,$\frac{C{H}_{2}O}{{C}_{3}}$比值升高.
故答案为:
(1)探究Mg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缺少镁离子不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少,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减少
(3)三碳化合物
(4)温度、光照和pH等    升高    升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镁元素及其他环境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内在因素的理解与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下列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的是(  )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B.病原体入侵引起特异性免疫
C.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葡萄糖D.血糖过低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幼苗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不含脱落酸
B.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相同时,浓度也一定相同
C.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D.玉米开花期如遇阴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时期,可以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 D提高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研究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若干新鲜的某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装置中,测定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中研究者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光照、温度、叶片的状态一致等.
(2)A→B段,随着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升高,直接导致碳的固定(碳的固定/碳的还原)过程加快,C5的消耗增多(减少/增多),细胞中生成的C3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减慢/加快)了ATP的消耗,进而使叶肉细胞有机物的合成增多.
(3)B→C段,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不再随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时实际光合速率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呼吸速率.
(4)本实验的结论是:随着细胞间隙CO2相对浓度增加,叶片细胞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是: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接种疫苗是一项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无意间,手指碰到灼热的物体会立即缩回,来躲避刺激,这个反射活动的中枢位于;而接种疫苗时,人却没有躲避,这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2)接种疫苗的实质是向被接种者注射灭活的抗原,引起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为机体迅速抵抗病原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3)用一定浓度的福尔马林或其他化学试剂处理病毒,使之失去致病性,可以制成灭活疫苗,不能(填“能”或“不能”)用加热杀死病毒的方式制备灭活疫苗,理由是加热可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影响其抗原性
(4)健康人注射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能(填“能”或“不能)对H7N9流感病毒产生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一块新生湿地,其中有一种二倍体野大豆可作为饲料,培育转植酸酶基因野大豆,能提高其磷的利用率.请回答:
(1)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等生态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依据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考虑周边的经济发展等相关因素.
(2)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植酸酶基因导入野大豆细胞中,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检测植酸酶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3)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系列转植酸酶基因野大豆,该技术的核心步骤是脱分化和再分化.
(4)染色体加倍后的转基因野大豆,作为饲料有更好的品质.低温诱导可获得四倍体转基因野大豆,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若用这样的植株根类制片后观察到含8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合理的解释是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早春开花的植物雪滴兰,雪落花开,不畏春寒.请回答:
(1)在弱光条件下雪滴兰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雪滴兰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此推知,其花序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多于(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他细胞.
(3)在适宜温度和水供应的条件下将雪滴兰置于一密闭玻璃罩内进行实验,如图表示给予不同条件时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实验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无显著变化),则限制E点之后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E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D点时高(填“高”“低”或“相等”),E点之后玻璃罩内CO2浓度稳定的原因是随着玻璃罩内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降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等于呼吸产生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人体接种H1N1甲流疫苗后,其中主要成分血凝素(病毒囊膜糖蛋白)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一旦H1N1甲流病毒入侵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1N1结合阻止其吸附宿主细胞;若少量病毒侥幸侵入机体细胞,机体还可依靠细胞免疫将被感染细胞清除.
(3)C48/80是一种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的聚合物,研究人员为了研究C48/80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选用126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滴鼻方式给药,28天后以致死剂量H1N1病毒悬液处理小鼠,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在病毒处理后21天计算各组小鼠成活率,结果如表:
组别疫苗及辅助剂疫苗剂量(μg)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小鼠存活率(%)
AH1N1+C48/801.513100
BH1N11.511.3100
CH1N1+C48/800.1511.387.5
DH1N10.159.6750
EH1N1+C48/800.01510.3362.5
FH1N10.0159.3325
GC48/80-------6.00
HH1N1+CTB*1.514.33100
注:CTB*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辅助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
①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应为除不给小鼠滴加疫苗或辅助剂外,其他处理与其余组相同,预测该组小鼠的存活率应为0%.
②实验数据显示,G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他组低,最可能的原因是G组小鼠未注射疫苗是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少,其他注射过疫苗的组发生的是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更多.
③实验结果表明,随H1N1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IgG抗体水平和存活率升高,且添加C48/80的免疫组同剂量单独H1N1疫苗免疫组比较,同时它们再与H组结果比较,C48/80的作用是增强H1N1疫苗的免疫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一对杂合的白色绵羊生下4只小羊,理论上4只小羊的表现型为3白1黑的可能性是$\frac{27}{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