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细胞代谢中ATP合成酶的三维结构(原子分辨率)在2018年被测定,其工作机制2019年有了突破性进展。下图1是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1中①侧所示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
(2)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五碳化合物含量会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植物细胞中含有ATP合成酶的生物膜还有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了解植物代谢机制研究人员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释放速率,得到图2所示曲线(整个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①实验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如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_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
②图2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________个;实验中该植物前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_(选填“<”、“=”、“>”)后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
【答案】叶绿体基质 减少 线粒体内膜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上移 4 <
【解析】
题图图1中有水的光解和ATP合成的过程,图1的②侧是叶绿体类囊体腔,甲为氧气,图1中的①侧为叶绿体基质,进行暗反应的场所。图2中的CO2吸收速率为可表示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室内CO2浓度变化可表示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从曲线可知实验的前3小时内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6h时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此时细胞既不从外界吸收也不向外界释放CO2,其呼吸产生的CO2正好供应给光合作用,所以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即6、18、30、42小时。图中的CO2吸收速率为净光合速率,当CO2吸收速率大于0时就有有机物的积累,因此图中6~18h、30~42h均有有机物的积累。
(1)由图1可知,①侧所示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
(2)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则ATP合成减少,导致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形成的五碳化合物减少,而短时间内五碳化合物的消耗不变,所以五碳化合物含量会减少。
(3)植物细胞中含有ATP合成酶的生物膜还有线粒体内膜。
(4)①实验开始阶段的0-3小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如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则光合速率下降,利用的二氧化碳减少,因此室内二氧化碳升高,即c点的位置将上移。
②当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时,从外界吸收CO2速率为零,据曲线可知,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即6、18、30、42小时。由温室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可看出,前24小时CO2浓度不变(a→b),而后24小时CO2浓度减少(b→c),说明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CO2的吸收量少,净光合作用小,即前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后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是某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图乙是仙人掌固定CO2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与其他两条曲线均互为对照的是曲线_________,曲线Ⅱ中,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为___________。
(2)若保持C点的光照强度,突然将植株由曲线Ⅲ的培养环境转移到曲线Ⅱ的环境中培养,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_____(物质)的含量会增加。
(3)仙人掌的气孔在夜间张开,CO2进入叶中被固定在一种碳四化合物中,白天气孔关闭,干旱条件CO2供应不足时由碳四化合物释放CO2进行卡尔文循环,并合成C3(卡尔文循环中所直接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是C3,而不是葡萄糖)。仙人掌细胞进行卡尔文循环的场所是_____,仙人掌这种固定CO2的特殊途径对适应干旱条件有何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Ⅰ﹣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__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过程称为__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其中Ⅲ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中Ⅱ过程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_____,由图中Ⅲ、Ⅳ过程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_____。
(4)品种⑥为_____倍体,它接受④花粉后结_____(有、无)籽果实。
(5)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⑤表示五个生理过程。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①~⑤中首先加强的是过程①
C.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生长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D.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①②会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对水稻(2n=24)的单倍体进行处理直到开花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箭头之前的细胞一定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B.箭头可表示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水稻种子
C.e点后着丝点到两极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D.l点之后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一定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α-半乳糖苷酶是解决大豆制品类食物不耐受的关键酶,但其活性不高耐热性较差。如果人的消化系统中缺乏α-半乳糖苷酶,当含有α-半乳糖苷的低聚糖经过肠道时,会被肠道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胀等。科研人员使用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两种固定化载体研究了固定化后的α-半乳糖苷酶的使用效果,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固定化酶更适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物理吸附法。用海藻酸钠固定酶的过程中需要用CaCl2溶液处理,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加热过程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定化酶的实质是将相应酶固定在_______________的载体上;固定化α-半乳糖苷酶与游离的α-半乳糖苷酶相比,其优点是具有了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与固定化酶相比游离酶的水解率在6h之前较低,但随时间的延长游离酶的水解率也上升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两种固定化酶相比,重复使用2次后,海藻酸钠固定化酶的效果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通过矮牵牛原生质体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得原生质体
B. 过程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 原生质体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如图表示合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B. 丙过程用到的酶在高温下失活,因此在PCR扩增时需要再添加
C. 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循环3次后,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25%
D. 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2n=8)的翅形有正常翅和网状翅、体色有灰体和黄体,它们各为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这些性状的等位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研究小组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1)根据实验②的杂交结果,体色中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____________(“常”或“X”)染色体上。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灰体和黄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在实验①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雌性个体中产生aXb配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假设控制果蝇翅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无斑为显性),与控制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小组用无斑正常翅雌果蝇与有斑网状翅雄蝇进行测交,如果后代只出现与亲本不同的两种性状,画出亲本雌果蝇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注:用“”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若后代出现无斑正常翅、有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网状翅后代,则表明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____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