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表示黄瓜细胞代谢的过程,其中Ⅰ、Ⅱ、Ⅲ分别表示黄瓜细胞内的不同部位(结构),字母A-I表示生理反应中的物质.研究人员测定了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黄瓜品种A和B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3.(横线上填文字,[]内填字母)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强(klx)光饱和时的光强(klx)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cm2叶•小时)
品种A13115.5
品种B393015
(1)如图中“Ⅲ”表示细胞质基质;C表示还原性辅酶II(或[H]);H表示丙酮酸;I 表示酒精和二氧化碳.
(2)盐胁迫是指植物在高盐环境中出现生长受影响的现象.若黄瓜植株受盐胁迫,据图分析,则将会直接影响[A]的吸收,进而影响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另一方面,盐胁迫还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原因是盐胁迫影响暗反应,原因是缺水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
(3)据下表计算,当光强为3klx时,A与B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1.5mg/100cm2叶•小时.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强(klx)光饱和时的光强(klx)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cm2叶•小时)
品种A13115.5
品种B393015
(4)下表为某人利用溶解氧传感器所测的CO2浓度对水生蜈蚣草光合作用影响的数据,其中冷开水是自来水煮沸降至18°C的水.在光强度为26513Lux、18°C时,光照0.5h,冷开水中溶解氧的消耗量表示蜈蚣草的呼吸速率.在光强度为26513Lux、18°C和0.125%NaHCO3时,0.5h内水生蜈蚣草的总光合量为1.36/mg•L-1(用O2产生量表示).实验发现增加NaHCO3浓度该草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如要提高其光合速率,则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大光照强度、适当提高温度
序号类别溶解氧初始数据/mg•L-1溶解氧终结数据/mg•L-1
1自来水2.742.56
2冷开水2.261.77
30.125%NaHCO3溶液2.363.23
光照度26513Lux水温18℃光照时0.5h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Ⅰ表示光合作用,Ⅱ表示线粒体,Ⅲ表示叶绿体基质.A表示水,B表示氧气,C表示还原氢,D表示五碳化合物,E表示三碳化合物,G表示二氧化碳,H表示丙酮酸,I表示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据图分析,Ⅲ表示叶绿体基质,C表示还原氢,H表示丙酮酸,I表示酒精和二氧化碳.
(2)由于盐胁迫时,影响根从土壤吸收水分即A的吸收而影响到光反应阶段的水分解(或影响叶绿体结构而影响光反应阶段),所以,植物的盐胁迫将会直接影响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盐胁迫还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原因是缺水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
(3)品种A在光强为3klx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光固定的CO2量=饱和时CO2吸收量+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11+5.5=16.5(mg/100cm2叶•小时),品种B在光强为3klx时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光固定的CO2量=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15(mg/100cm2叶•小时),所以A与B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16.5-15=1.5(mg/100cm2叶•小时).
(4)根据题意可知,冷开水中溶解氧的消耗量表示蜈蚣草的呼吸速率.据题表分析,0.5小时内水生蜈蚣草总的光合作用量为表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和,即:(3.23-2.36)+(2.26-1.77)=0.87+0.49=1.36.适当增大光照强度、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其光合速率.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   还原性辅酶II(或[H])  丙酮酸   酒精和二氧化碳
(2)A    盐胁迫影响暗反应,原因是缺水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
(3)1.5
(4)蜈蚣草的呼吸速率     1.36   适当增大光照强度、适当提高温度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两种生理过程的理解与运用及识图判断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利用可溶性淀粉溶液、玉米种子提取液(含有α-淀粉酶)及相关试剂进
行的实验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ABCDEF
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222222
恒温水浴10min(℃)020406080100
玉米种子提取液(mL)111111
恒温水浴10min(℃)020406080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10min(℃)020406080100
冷却后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颜色的变化+++++-+++++
(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1)上述实验的实验原理是玉米种子提取液中含有α-淀粉酶,α-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淀粉遇碘液显蓝色.
(2)请在表中填写C试管中液体颜色变化情况.+D试管中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不变蓝色的原因是α-淀粉酶在60℃时活性相对较高,该温度下的α-淀粉酶已经将试管中的淀粉完全水解.
(3)A、F试管中蓝色最深的原因分别是0℃低温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低,100℃高度使α-淀粉酶变性失活.
(4)该实验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不能,理由是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该实验的自变量(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
(5)据表能否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60℃?不能,理由是该实验只能说明60℃时该酶的活性比其他实验温度下高,而不能说明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
(6)请你利用上表中的试剂,设计确定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在40℃和8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剩余淀粉和碘液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出现蜂值,相对应温度确定最适温度
(7)该同学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深度关系的实验.如图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E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该坐标图中画出D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分析回答:
(1)分析如图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探究(研究)温度对A酶和B酶活性的影响.
(2)图一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酶活性较高的酶是A酶.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
(3)下表是如图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可知表中③处应是40,⑧处应是5.0.
温度(℃)
A酶活性(mmol•S-13.13.85.86.35.42.90.9
B酶活性(mmol•S-11.12.23.93.41.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为牛胚胎移植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阶段常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进行处理,其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子.
(2)冲卵的生理基础是早期胚胎形成后处于游离状态,未与母体子宫建立联系.
(3)胚胎移植时,为保证成活率这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
(4)若要通过④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多个新个体,可对③阶段检查合格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技术处理,该过程中应注意对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
(5)克隆动物培育的过程与图示繁殖过程相比,克隆动物特有的技术手段是核移植技术,这两种动物繁殖的方式相比,实质性的区别为前者是无性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
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
C.神经递质在释放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D.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点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用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下列能说明细胞已发生分化的依据是(  )
A.细胞中有胰岛素的mRNAB.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C.具有血红蛋白的基因D.细胞中进行DNA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的作用示意图,A~G表示不同的信息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寒冷时,[A]神经递质使下丘脑产生兴奋引起骨骼肌战栗;由垂体分泌的[B]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最终使细胞代谢加强,产能增多.
(2)运动时,下丘脑分泌C增多,使靶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E]血糖浓度降低,其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G]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维持血糖平衡.
(3)受某病原体感染时,[D]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遂宁期末)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炎热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C.在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

D.在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对该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生态系统的结构,a为环境被破坏,b、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成分的变化,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变化
B.甲为下丘脑,a为寒冷刺激,b、c分别代表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毛细血管舒张
C.甲为农田害虫,a为喷施农药,b、c分别代表产生抗药基因减少、种群数量减少
D.甲为同化量,a为太阳能,b、c分别代表呼吸作用热能散失,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