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2.2头•km-2;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的数量增加.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分析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

(2)特点:
①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
②种群增长率变化,种群数量由0→$\frac{1}{2}$K时,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为$\frac{1}{2}$K时,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由$\frac{1}{2}$K→K时,增长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0.

解答 解:(1)已知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550÷250=2.2头.km-2;已知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当种群数量为$\frac{1}{2}$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即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frac{1}{2}$×1000÷250=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因此,一段时间后,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故答案为:
(1)2.2头•km-2   2头•km-2
(2)增加    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的数量增加
(3)大于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种群密度的估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学说主要内容的是(  )
A.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B.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D.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若一对牧羊犬所生育的小犬中,性状差异较多,这些变异主要来自(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人在饥饿是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这说明体内的血糖浓度下降,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所以通过骨骼肌收缩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另一方面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方式,减少热量散失,所以面色苍白.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在神经系统中有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内分泌腺有肾上腺,胰岛和甲状腺等.
(2)某学生一参加打扫卫生活动,就会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喘不过气来,离开现场后症状就消失.该同学的表现叫做过敏反应;引起该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引发该反应的物质可能是灰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如图中的A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B图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A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B图中乙细胞处于A图中的BC段.
(3)B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4)B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甲.
(5)B图中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发生在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且图中抗体1或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甲→4→下丘脑→5→丙(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丙代表胰岛B细胞,D代表胰高血糖素,丙分泌的C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填“升高”或“降低”).
(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和D之间通过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抗体1(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实验变量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对比实验的两个实验组之间,存在两个自变量
B.在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可通过产物的生成速率来反映因变量
C.在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被标记的反应物为自变量
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的边长为自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婴幼儿奶粉进行了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三聚氰胺在水中微溶,故婴儿食用含三聚氰胺高的奶粉可形成结石,医生建议大量饮水就可以排除结石。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连续分裂的细胞,其细胞周期是指(  )
A.从一次分裂开始到产生两个细胞
B.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C.从上次分裂间期到下一次分裂间期
D.从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开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