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 |
B. |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 |
C. | 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 |
D. | 当人体大量出汗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
分析 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3、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解答 解:A、饮水不足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A正确;
B、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会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释放到体液中,最终被抗体消灭,C错误;
D、当人体大量出汗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水盐调节、免疫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等,要求考生识记水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
B. | 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
C. |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进行表达,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 |
D. | 基因直接控制生物的所有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既是渴觉中枢又是冷觉中枢
B.能调节产热和散热平衡,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子代 亲本 组合 | 黑蚕 黄茧 | 黑蚕 白茧 | 淡赤蚕 黄茧 | 淡赤蚕 白茧 | |
一 | 黑蚕黄茧×黑蚕白茧 | 3 | 0 | 1 | 0 |
二 | 黑蚕黄茧×黑蚕黄茧 | 9 | 3 | 3 | 1 |
三 | 黑蚕黄茧×淡赤蚕白茧 | 1 | 1 | 1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寒冷时血管收缩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实现的 | |
B. | 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完成 | |
C. | 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等组织代谢过程产热 | |
D. |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③⑤⑥ | B. | ②③⑤ | C. | ①③⑤⑥ | D. | ②③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接种疫苗是人体获得对传染病抵抗力的途径之一 | |
B. |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糖元的合成与分解,水和无机盐平衡都与下丘脑有关 | |
C. | 当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人体内的记忆细胞大量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消灭抗原 | |
D. | 人走进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将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将分泌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