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B.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C.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D.当人体大量出汗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分析 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3、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解答 解:A、饮水不足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A正确;
B、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会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释放到体液中,最终被抗体消灭,C错误;
D、当人体大量出汗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水盐调节、免疫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等,要求考生识记水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进行表达,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D.基因直接控制生物的所有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既是渴觉中枢又是冷觉中枢

B.能调节产热和散热平衡,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家蚕遗传中,幼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茧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不同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数量比见表.
子代
亲本
组合
黑蚕
黄茧
黑蚕
白茧
淡赤蚕
黄茧
淡赤蚕
白茧
黑蚕黄茧×黑蚕白茧3010
黑蚕黄茧×黑蚕黄茧9331
黑蚕黄茧×淡赤蚕白茧1111
请回答问题:
(1)组合一的结果表明茧色的相对性状中黄色为显性.
(2)组合二的结果表明控制幼蚕体色和茧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组合二子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4}$.
(3)若用D、d和B、b分别表示幼蚕体色和茧色的等位基因,组合三中黑蚕黄茧的亲本基因型为DdBb,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这种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动物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兴奋在神经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同时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这属于神经调节中的非条件反射.
(2)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量过多时,则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是一种反馈(负反馈)调节,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个重要途径.
(3)将一只青蛙和小白鼠,分别放在500mL也密闭的玻璃罩中,并由25℃移至4℃的环境中,哪个存活时间更长些青蛙,原因是因为青蛙是变温动物,环境温度降低,耗氧量减少;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与青蛙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时血管收缩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实现的
B.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完成
C.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等组织代谢过程产热
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中国登山队19名队员在所处环境温度从20℃降至-10℃的过程中,体内的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有(  )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 
②身体耗氧量 
③肾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⑤尿量       
⑥酶的活性.
A.②③⑤⑥B.②③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证明调节体温的中枢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①取两只健康状况良好且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并分别测量初始体温.
③把甲鼠置于0℃环境中,把乙鼠置于37℃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h,每隔4h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①两只改为两组;
②将两组小白鼠均置于0℃(0℃、37℃)环境中;
(2)若没有破坏甲鼠的下丘脑,将甲鼠置于0℃的环境中,则甲鼠战栗的反射弧是: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3)寒冷环境下,小白鼠的耗氧量会增加(增加、不变、减少).
(4)将乙鼠从低温移入高温的环境中,产生炎热感觉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接种疫苗是人体获得对传染病抵抗力的途径之一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糖元的合成与分解,水和无机盐平衡都与下丘脑有关
C.当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人体内的记忆细胞大量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消灭抗原
D.人走进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将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将分泌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