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如图一表示空气中的CO₂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和作用的影响,图二表示一天24h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2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M、D、H(字母),此时细胞中能产生[H]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图二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H.
(2)经过24h后,大棚内植物能否生长能.据图分析原因是I点CO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积累.
(3)图二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4)图一中限制N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5)若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体积、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段时间后都将逐渐下降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一定比乙低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弱
(6)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51020253035
光照下CO2吸收量(mg•h-211.83.23.73.53
黑暗下CO2释放量(mg•h-20.50.7512.333.5
温度在25℃-30℃之间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填“增加”或“减少”).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小时,则一昼夜CO2吸收量为34.8mg.

分析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表现为二氧化碳的量是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两图中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点有M、D、H,此时细胞中可以产生[H]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图二中H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H点以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开始消耗,所以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H.
(2)经过24h后,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起始浓度,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说明经过24h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增加.
(3)图二中A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反应式是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4)图一中N点时光合作用不再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此时限制光合作用进行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用于光反应阶段ATP的合成.
(5)A、二氧化碳浓度不一定相同,所以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密闭小室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所以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段时间后都将逐渐下降,B正确;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不一定比乙低,有可能是甲的光合作用比乙强,C错误;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强,D错误.
故选:B.
(6)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光合作用总量=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25℃时总光合速率=3.7+2.3=6;30℃时总光合速率=3.5+3=6.5,故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假设呼吸速率不变,植物在25℃时,一昼夜中植物积累量为净量(可用CO2净量表示),吸收的CO2净量=3.7×15-2.3×9=34.8mg.
故答案为:
(1)M、D、H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H
(2)能 I点CO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积累   
(3)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4)光照强度 温度 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5)B 
(6)增加    34.8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A、B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右图所示结果.已知B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A岛,且6~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岛社鼠数量超过50只后均开始下降,说明环境容纳量均为50只

B.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C.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是种间竞争

D.两岛的社鼠因为存在地理隔离,将导致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雄性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含量为2a,如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变化.据图回答:

(1)从A到G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曲线由I到O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
(2)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时期是C-D.(用字母表示)E时期的细胞叫次级精母细胞;G时期的细胞称精细胞.
(3)由A→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DNA完成复制.由D→E,DNA的含量又减少一半,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半,原因是染色单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4)由H→J,DNA的含量又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是通过受精作用使两配子结合成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CO2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渗透压、温度、pH等的动态平衡
C.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有图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不是细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场所
B.结构③是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
C.结构②和④均不具有生物膜结构
D.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最近,中山大学教授发现了一种天然甲病毒M1,它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面对正常细胞无副作用;癌细胞中抗病毒蛋白(ZAP)在合成减少时,天然甲病毒M1才可进入癌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病毒蛋白(ZAP)是由天然甲病毒M1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
B.癌细胞与所有正常体细胞相比,分裂周期长、生长快
C.只有被天然甲病毒M1感染的细胞才出现原癌基因
D.天然甲病毒M1遗传信息的表达与癌细胞中的核糖体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既能使细胞数目增加,也能使细胞种类增加
B.细胞分化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花药离体培养成植株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该池塘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群落,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输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为117J/cm2•a,其中A的含义是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图中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3)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鱼塘中某种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
(4)为了提高人工鱼塘中鳙鱼的产量,除了给池塘施肥外,还需定期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后者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食物、氧气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
(5)池塘中的沉水植物能改善水下光照和溶氧条件,并实现水体净化,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表示基因控制性状的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的乙丙图示过程中需要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氨基酸,若在甲、乙、丙过程中碱基配对出现错误,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是甲.
(2)图2是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当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为$\frac{57}{64}$,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2种.
(3)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已消失了80%,现存的普通野生稻分布于南方8个省(区),每一个分布点的普通野生稻种群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基因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