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免疫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相同器官中成熟
B.与浆细胞相比,效应T细胞具有更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图中的甲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死亡并不能直接消灭清除其中的抗原
【答案】D
【解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图中甲是B细胞。
A、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而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A错误;
B、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这种分泌蛋白,所以与效应T细胞相比,其具有更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错误;
C、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图中没有标示)能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错误;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死亡是促使靶细胞裂解,D正确。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 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C.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 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 条或1条Y染色体
C. 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2个染色体组
D.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每个桶中两种球的数量相等。每次分别从Ⅰ、Ⅱ、Ⅲ三个小桶中的某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多次重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Ⅰ、Ⅱ两桶中抓的球做统计可模拟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 用Ⅱ、Ⅲ两桶中抓的球做统计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C. Ⅰ、Ⅱ两桶中小球的总数不相等不影响实验结果
D. 每次将抓取的小球放在另外一个小桶中进行统计、汇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含_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核DNA分子。
(2)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图1中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是______。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中的___________细胞。
(3)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4)图1中____________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对应图2中的cd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对某荒原上的子午沙鼠种群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调查,获得如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5年的子午沙鼠种群属于衰退型
B.第10年和第20年的子午沙鼠种群数量相同
C.第1~5年,子午沙鼠种群增长模型呈“S”型
D.第15~20年,子午沙鼠种群数量一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基因内插入一段序列引起c基因结构改变,属于染色体变异
B.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
C. 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D.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食醋的工业酿造流程为:原料处理-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提取-澄清-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酒醅(正在发酵和已发酵好的固体原料)在发酵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酒精发酵后,在酒醅中混入一些麸皮、谷糠来增加疏松程度,其作用是____。
(2)可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干酵母固定前需先使其____;固定细胞时还需用海藻酸钠作为_____,选择海藻酸钠的原因之一是它____(填“溶于”或“不溶于”)水。选择固定化酵母细胞而不是固定化相关酶进行酒精发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果胶酶处理食醋使其澄清。为了解固定化果胶酶的特性,进行了系列相关实验,结果见如图和如图。据图分析,固定化果胶酶的优点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R、r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B. 豌豆淀粉含量高、吸水多涨大、呈圆粒是表现型
C. 在a、b过程中均能发生A﹣T、C﹣G碱基互补配对
D. 参与b过程的tRNA有20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