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有关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B.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法
D.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4、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解答 解:A、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
B、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了假说演绎法,B错误;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法,C正确;
D、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问题: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所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所出现的颜色为砖红色,两同学分别用成熟梨果肉和榨取西瓜汁来进行还原糖的鉴定,预期其实验结果并解释原因梨果肉组实验结果明显,西瓜汁有颜色,干扰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不明显.
(2)为了观察花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对花生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或红)色的脂肪颗粒.
(3)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的实验过程.
 A B C
 第一步 2mL牛奶 2mL蒸馏水 2mL蛋白质样液
 第二步 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置)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
 第三步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组为试管A,对照组为试管B和C.
找出有错误的实验步骤并纠正第二步错,更正为:双缩脲试剂先加入试剂A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试剂B,第三步错,更正为:不加热或直接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    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而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变化越深.
(3)材料用具
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的0.1g/mlNaOH 溶液,振荡,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0.01g/mlCuSO4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 ①甲试管溶液呈紫色,乙试管溶液紫色深浅与甲相同,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②乙试管溶液紫色过深、较浅或没有颜色变化,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请选择下列陈述中正确的选项(  )
①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
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快.
③神经纤维传播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
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急剧发生变化,钠离子流入细胞内.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1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显微镜的物镜,在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先用图中甲镜观察.
如图2所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看图回答:
(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组合为②③(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倍数为600.且观察到的是放大的虚像(填虚或实).
(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D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
(4)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④.
(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B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该抗花叶病植株是由隐性突变造成的,让该植株自交后代抗病的占$\frac{1}{4}$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通过诱发大豆染色体片段的增加、缺失或替换产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
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图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乙图所示是肝细胞中所进行的有关化学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由甲图可知,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同时受______________的调节而正常进行。

(2)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通过______________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3)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后,可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使胰岛细胞兴奋,增加激素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同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也会增加,这两种激素在调节血糖浓度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作用。

(4)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时,激素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肝细胞膜上识别该激素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能促进乙图中哪些生理过程?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乙酰胆碱是一种可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的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乙酰胆碱受体.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吞噬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细胞③通过分增殖化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在图甲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代号是⑤ (填代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的部位是内环境.
(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神经-体液调节.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正电位.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