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番茄果实中含丰富的番茄红素,对人体防治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延缓衰老具有一定作用.
(1)科学家为构建高产番茄红素的酵母细胞应用了转基因技术,其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如图所示其部分模式图,位点1、2、3、4对应的限制酶分别是PacⅠ、SexAⅠ、AscⅠ、PmeⅠ则获取目的基因使用的限制酶是SexAⅠ和AscⅠ;PacⅠ能否切割位点2?为什么不能,因为限制酶具有特异性.
(2)为确定目的基因已导入番茄细胞中,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最后再进行个体水平的鉴定.
(3)科学家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了“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但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性状,主要原因是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
(4)转基因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育种上具有的共同意义是能克服物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分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克服物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3、分析题图:图示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经过该过程,目的基因位于位点2和位点3之间,说明获取目的基因使用的限制酶是切割位点2和位点3的酶.

解答 解:(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位点1、2、3、4对应的限制酶分别是PacⅠ、SexAⅠ、AscⅠ、PmeⅠ,图中目的基因位于位点2和位点3之间,则获取目的基因使用的限制酶是SexAⅠ和AscⅠ;由于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因此PacⅠ不能否切割位点2.
(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最后再进行个体水平的鉴定.
(3)培育“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采用了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但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性状,主要原因是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
(4)转基因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育种上具有的共同意义是:能克服物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故答案为: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SexAⅠ和AscⅠ不能,因为限制酶具有特异性
(2)DNA分子杂交
(3)植物体细胞杂交  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
(4)能克服物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
A.用基因芯片诊断遗传病B.用基因工程方法治疗血友病
C.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成功表达D.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形成重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于生物的变异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的操作原理是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B.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如图为制备某病毒疫苗和抗体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流程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制备等.
(2)过程③构建的A基因重组载体上,能使目的基因顺利表达的元件是启动子、终止子,此外还需要有标记基因便于后续的筛选.
(3)过程⑦与植物细胞相比特有的方法是灭活的病毒,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之前,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其中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若要对健康人进行免疫预防,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所制备的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炭疽杆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寄主专一性,通过实验进行确诊.
(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图如图所示.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要采用高压蒸汽方法灭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先调节pH,后灭菌.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细菌大量繁殖.图中的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两组试管同时培养6小时后,进行比较,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降低 (填“提高”、“降低”、“不变”),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此实验依据的原理是实验组中的噬菌体能特异性地侵染炭疽杆菌,使细菌死亡,溶液变澄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多氯联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有机物质,呈油状液体,污染土壤后,很难清除.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为消除这种污染,科研人员计划从受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
(1)培养基中加入多氯联苯作为唯一碳源,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上述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溶解).
(3)对初步提取到的菌株要进行纯化,一般操作方法有两种,如图是平板划线法.
(4)将酵母菌溶液分别稀释10、100、1000倍,每个浓度都接种3个平板,每个平板均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平板上的菌落数如表所示:
123
10463
100475041
1000420478413
据此可得出每升溶液中酵母菌活菌数为4.6×107个/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在不同pH时,化合物X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化合物X未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B.该实验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C.化合物X能降低过氧化氢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α-β区间,增加底物的量不能提高酶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
B.低温能够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温室下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关植物激素的调节,不正确的是(  )
A.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B.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C.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是赤霉素
D.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