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④依次是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 |
B. | 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能传到神经元A不能传到神经元C | |
C. | C点接受刺激后该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 |
D. | I上含有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反射弧结构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效应器、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和感受器.Ⅰ是突触前膜,Ⅱ是胞体.
解答 解:A、根据神经中枢中的突触结构,可判断出①是效应器、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④是感受器,A错误;
B、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所以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传到A,不能传到C,B正确;
C、C点接受刺激后该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错误;
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的结合,使下一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作用及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葡萄糖 | |
B. | 脂肪在动植物细胞中均有分布 | |
C. | 蛋白质一旦在核糖体上合成就具有相应的结构和功能 | |
D. | 核糖在2号碳上脱去氧原子即为脱氧核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乙、丙过程需要的原料不同 | |
B. | 乙、丙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所不同 | |
C. | 丙过程涉及到三种RNA | |
D. |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可多次发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 |
B. |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
C.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物圈 | |
D. |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碘液染色,检测马铃薯匀浆中的淀粉 | |
B. | 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 |
C. | 用苏丹Ⅲ染色,检测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 |
D. | 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的分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都是由体内专门的腺体细胞分泌的 | |
B. | 都在其含量过高时进行反馈调节 | |
C. | 都是含量微少但有高效的调节功能 | |
D. | 都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 |
B. | 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 |
C. | 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 |
D. | 若不考虑交叉互换,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